梧桐文学

第四章 学术篇(第7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图4-1-5文天祥像

其三,史官职守的包容性与史学自身的兼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学术重会通的特征。

司马相如论赋说:“赋家之心,苞括宇宙。”

司马迁著《史记》,追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的目标。

二司马之论,源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如果单从学术制度考察,则当将二人之论推至史官制度。

先秦之际治教不分,官师合一,学在王官,史官作为王官之学的职掌者,所治包罗万象。

后来史官制度虽然已经解体,但其重会通的学术精神却一直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儒家强调“儒者通天地人”

、“一物不知,儒者之耻”

,鄙视一孔之陋儒,钦佩知行无碍的通儒。

孔子就要求“君子不器”

,不要成为某方面的专家,而鼓励学生成为通晓人情物理、天命人事而能治国平天下的通才。

道家在人生修养方面,希求达到“通玄达妙”

的人生境界。

中国人的学问,也以“通”

为上,所以古人治经,常以“通论”

、“通义”

、“通诂”

、“通解”

、“通说”

、“会通”

为名,而治史之人,常以能写通史为荣。

而传统意义上所说“国学”

,实际上包含文、史、哲三方面的会通。

古代学者,亦常多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们的治学范围不囿于一经一史,而是博古通今,会通文史。

更有甚者,所治不限于人文学科,还常常涉猎自然科学。

如东汉时期的文学家张衡,同时又是我国伟大的科学家,地震仪就是他发明的。

又如北宋时期的文人毕昇,在科学领域颇有建树,发明了号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

尚通的观念在史学家的笔下最为显著,且不说史著中常有如《通志》《通典》《文献通考》《清三通》《续三通》之类的会通之作,即便是常见的历史著作中也常含异常丰富的内容。

如《史记》涉及的内容涵盖了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学术发展、文化成就等都在其考察范围之内,不仅记载了政治、经济、军事、人物活动、民族关系,而且记载了典章制度、学派活动、文化思想、天文地理、河渠工程、医药卜筮等。

而记载内容的广泛性,正是史家所努力追求的目标。

龚自珍在《尊史》中认为优秀的史家应做到“善入”

:“何谓善入?天下山川形势,人心风气,土所宜,姓所贵,皆知之;国之祖宗之令,下逮胥吏之所守,皆知之。

其于言礼、言兵、言政、言狱、言掌故、言文体、言人贤否,如言其家事,可谓入矣。”

也是强调史家应具广博学识,秉承了史官文化的传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的玩家能成神重生之娱乐圈事件簿破浪逆天仙尊2枕上欢宠:隐婚总裁难伺候文娱从自媒体开始邪王,请放过大秦从献仙药开始满级大佬从斗罗开始我在日本当剑豪穿进古早虐文里当妈粉求求你当个正经法师吧我在火影修仙左苏我差亿点成了普通人最强仙尊重生都市没金手指照样无敌梦魇侵袭:我变成了怪物!直播:开局证明无限多元宇宙大唐黑脸神我真不是法爷升平乐大佬从娱乐模拟开始昼夜[综英美]改造基地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