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三章 宗教篇(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四灵”

之中,龙、凤、麟都是虚拟的复合型怪物,龟虽是实在的动物,但它以其生命长久的自然属性,而被原始人类赋予了预知吉凶祸福的神性。

西汉时代,以五行学说为基础的天地构成体系建立起来,“四灵”

又与“四方”

观念相结合,称为“四方神兽”

,即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

但“麟”

已被“白虎”

代替,“玄武”

除了龟之外,还增加了蛇的形象。

进入农耕社会之后,动物崇拜有了较大的转变,动物的自然属性已不再是崇拜的主要内容,早期崇拜的一些动物神影响渐小,最后名存实亡。

取而代之的是对家畜、耕畜守护神的崇拜,这些守护神多已人格化。

在农耕社会中,牛马是主要的耕畜,马还在战争中起重要作用。

为了让牛马大量繁殖,不受瘟疫之灾,古人就奉祀牛王、马王,作为牛、马的守护神。

牛神祭祀,据记载,开始于秦朝所立怒特祠。

但作为统一的耕牛保护神的牛王,最早是见于宋代记载,当时奉祀的牛王,牛首人身,可见仍保留有动物特征。

马神的祭祀,起源也相当早。

《周礼》中记载的马神祭祀已非常隆重,“周制以四时祭马祖、先牧、马社、马步诸神”

民间称马神为马王、马明王,每年仲夏奉祀,其中武人及有车马者奉祀尤勤。

在农耕社会里,农作物是最重要的植物,因而最受崇拜,并形成了自己的专门神。

农耕社会之初,几乎每一种农作物都有自己的神灵,执掌年成丰歉,但不久之后,稷神被奉为农作物的代表神。

《风俗通义·祀典》曰:“稷者,五谷之长。

五谷众多,不可通祭,故立稷而祭之。”

自然宗教发展到人化宗教之后,稷神也逐渐人神化。

首先是某些农业生产的组织、管理者被奉为稷神,称后稷,进而一些为农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神话人物也被奉为稷神。

稷神和社神(土地神)作为农业神,无论在官方还是民间,都受到隆重的祭祀,社稷成了国家的代名词。

值得一提的还有城隍崇拜,城隍是神鬼世界中的一城之主,也就是阴间的县太爷,所以很多地方的城隍爷常以去世的英雄或名臣来充任。

如北京、杭州的城隍爷都是文天祥,而上海的城隍爷则是霍光、秦裕伯和陈化成。

到了夏商周三代,特别是周朝,自然崇拜已与礼制混同,显示出演进的轨迹。

正如《礼记·祭义》所说:“郊之祭,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

夏后氏祭其闇,殷人祭其阳,周人祭日,以朝及闇。”

又《祭法》说:“埋少牢于泰昭,祭时也;相近于坎坛,祭寒暑也;王宫,祭日也;夜明,祭月也;幽宗,祭星也;雩宗,祭水旱也;四坎坛,祭四方也。

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

诸侯在其地则祭之,亡其地则不祭。”

言祭日月之义,祭百神之法,既保留了崇拜庶物与群神的原始特征,又使之礼制化,以纳入王朝的政教思想体系。

二、血缘崇拜

血缘崇拜系统,包括生殖、图腾、祖先诸神灵的崇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欢想世界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没金手指照样无敌灶神崽崽三岁半黑夜玩家人仙武帝射程之内遍地真理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我妻世界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我要做阁老我在末世能升级郎悔被奶奶按头结婚?爷他一秒沦陷了我不是五五开冠冕唐皇这个团宠有点凶大唐如意郎我又把偏执夫君亲哭了藏锋神算:开局拒绝女帝!刀镇星河悠闲修道人生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