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二 地缘政治 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第6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古老的神话故事透露了二者最初的差异。

传说禹巡视治水成就的路上,遇见涂山氏之女,禹没有娶她就又巡视南方去了。

涂山氏之女就让婢女在涂山南边等待禹的到来。

涂山氏之女唱起了“候人兮猗”

(等待君子啊),后代将这首歌视为最初的南音。

有娀氏有两个未嫁的闺女,于是就建造了一个九层的高坛让她们居住。

天帝命令燕子去探视她们,两个女孩十分喜欢燕子“咿呀”

的叫声,就捉住了它,用玉筐将它盖住。

一会儿打开看时,燕子往北飞走了,只留下两枚蛋。

两个女孩就作了一首歌,结尾是“燕燕往飞”

,传说这是最初的北音。

“候人兮猗”

四字中只有前两字有实在意义,“兮猗”

是拉长声音的语气词,因此这四字唱起来就很柔婉;相比之下“燕燕往飞”

显得刚健有力。

南北风格的差异全面表现在文学、经学、绘画、戏剧以及宗教等各个方面。

以文学为例。

先秦时期《诗经》与《楚辞》是二者的代表。

《诗经》中描写打猎战斗的场景,读后令人翘然自喜,慨然有跃马贾勇之气;而《楚辞》诸篇,音涉哀思,托词寓物,以芳草美人代表高尚的品行,语言郁纡而感伤,读后愀然有登山临水、羁臣弃妇之思。

由于南北朝时期中国的长期分裂,南北文学表现出极大的差异。

南方文风文雅,贵清绮,重形式,文辞华美,以诗擅长,宜于咏歌;北方文风质朴,贵刚直,重内容,气质健劲,以文见长,便于实用。

概括地说,就是北文理胜其辞,南文辞过其意。

不仅文人的创作表现出这样的特色,民歌也有这样的不同。

南方多委婉曲折的情诗,如“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子夜歌》)以织丝不成匹段隐喻情人不成匹配,显得深沉含蓄。

北方民歌抒情的气势豪宕,境界开阔粗犷,如“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就是对待负心的男子,北朝女子也不像南方女孩那样缠绵徘侧,而是如“欲来不来早语我”

这般果断。

中国画有南派和北派之说,南派飘逸、洒脱,表现文人的气质和胸怀;北派用笔繁复,造型严谨。

南派注重秀美,追求韵味;北派以雄浑为主,以骨法见长。

即使同样画山,南方的山玲珑峻峭,讲究笔墨情趣;北方的山绵延起伏、气势磅礴。

南派风格讲究灵动、潇洒、轻妙,善山水花鸟,常抒发文人归隐的闲情,多为小幅;北派的画风则多凝重、厚实、古朴,长于人物刻画,常表现历史场景,多为巨幅。

学术思想上,南方学术环境宽松,大多喜欢形而上学的探究,有很高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哲学思辨水平;而北方的学者严格遵守师传,不敢有所超越,多以经验世界为世界观的基础,礼法和仪文极其繁褥,忽视了对现象背后本质的探讨。

北方的学者对于宇宙,只考察现象变化的规则,而南方学者则进而阐明宇宙的内在规律。

先秦时期的老子和孔子可以作为南北学术不同风格的代表,直到南北朝时期依旧保持着这样的态势。

南北文化思想的分歧,决定古代学术思想“道”

和“儒”

的分别,这是中国文化发展演进史上值得重视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的玩家能成神重生之娱乐圈事件簿破浪逆天仙尊2枕上欢宠:隐婚总裁难伺候文娱从自媒体开始邪王,请放过大秦从献仙药开始满级大佬从斗罗开始我在日本当剑豪穿进古早虐文里当妈粉求求你当个正经法师吧我在火影修仙左苏我差亿点成了普通人最强仙尊重生都市没金手指照样无敌梦魇侵袭:我变成了怪物!直播:开局证明无限多元宇宙大唐黑脸神我真不是法爷升平乐大佬从娱乐模拟开始昼夜[综英美]改造基地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