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省报健康版以头版头条的显着位置,刊登了题为《泥土与仁心:顶尖专家深入矿区,寻找尘肺病防治新答案》的深度报道。
报道配发了多张极具冲击力的照片——林默在简陋工棚里为矿工听诊的特写、矿工们自发聚集送上带着泥土的农产品的感人场景、以及林默手持那篮土豆时脸上的动容。
报道详细记述了林默团队在龙泉的技术突破,重点描绘了此次深入矿区的初衷——为了更早地阻断疾病,而并非仅仅在终末期进行高难度的拯救。
记者引用了林默那句“医生的战场,不应该只在手术台”
,并将“星火计划”
普惠基层、攻坚早期防治的愿景进行了升华。
这篇报道,如同一股清泉,注入了被王副院长方面刻意引导的、略显浑浊的舆论场。
真实,自有千钧之力。
尤其是那些充满烟火气和泥土气息的照片,与“天价耗材”
、“脱离实际”
的空洞指责形成了过于鲜明的对比。
网络上,舆论风向开始悄然转变。
“看得我眼泪都下来了,这才是我们需要的医生!”
“带着泥土的土豆,比任何锦旗都珍贵!”
“黑子们看看,人家专家是真正去解决问题的,不是在办公室里空谈!”
“支持林默医生,支持星火计划!
希望技术能早日普及,救救更多像我爸这样的老矿工。”
这些来自普通民众的声浪,虽然无法直接决定高层的决策,却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民意压力,让那些试图在“成本”
和“民族品牌”
上做文章的人,不得不有所顾忌。
滨海附一院,苏衡的办公室。
苏衡将那份报纸轻轻放在办公桌上,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他看向坐在对面的王副院长,语气平和:“老王,你看看这篇报道。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啊。
林默团队在龙泉,不仅仅是做成了几台高难度手术,更是赢得了民心,体现了我们公立医院专家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这对我们医院的形象,是极大的提升。”
王副院长脸色有些阴沉,他快速扫了一眼报纸上的照片和标题,心里暗骂手下人办事不力,不仅没压住对方的正面宣传,反而让对方抓住了这么好的一个宣传契机。
他干笑两声:“是,林默主任的敬业精神,确实值得肯定。
不过,苏书记,我们也得看到,正面宣传不能掩盖实际存在的困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