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国家职业病防治中心专家组的考察与高度认可,如同给龙泉工作站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官方背景的加持,让之前所有的质疑和行政刁难都暂时销声匿迹,工作站的工作环境变得前所未有的顺畅。
但林默团队并未因此有丝毫松懈,反而更加专注于技术的精进与沉淀。
病例数稳步向二十例迈进,数据库日益充盈,陆青屿构建的评估模型也越发精准,甚至开始能够预测不同病理特征的患者术后肺功能改善的大致区间。
第十五台肺重塑手术,患者是一位肺部情况极其复杂、伴有严重肺纤维化的老矿工。
手术中,林默再次展现了其超越常人的耐心与精准。
在面对一片质地坚硬、血供丰富的纤维化区域时,他没有强行分离,而是采用了“隧道式”
的显微分离技术,利用超细的显微剪和双极电凝,如同工兵排雷般,一点一点地在致密的纤维组织中开辟出仅容器械通过的微小通道,绕开主要血管,直达目标区域。
“看,这里有一条微小的功能性支气管还在通气。”
林默将胸腔镜画面放大,指给身旁担任一助的胡一山看,“保住它,哪怕只保住这一条,连接的那个微小肺单元就可能存活。”
胡一山屏息凝神,努力跟上林默的思路和节奏。
这段时间,他感觉自己仿佛重新上了一次医学院,而且是最高等级的速成班。
林默不仅教他技术,更在潜移默化中重塑着他对外科的理解——从过去追求“切得干净”
,到现在学会“保得精妙”
。
张浩和赵德明已经开始独立负责一些相对简单的肺大疱减压和初步的单元重塑步骤。
林默会在旁边紧盯,关键时刻出声指导,或者直接上手修正。
这种“放手不放眼”
的带教方式,让年轻医生们飞速成长。
工作站里,一种严谨、专注、追求极致的技术氛围已然形成。
苏晚晴与陈薇的沟通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明确了国家层面支持的背景下,瑞泰公司总部表现出了更大的合作诚意。
经过多轮磋商,双方达成了一个初步的“成本优化与普惠推广”
框架协议:瑞泰承诺投入研发力量,与国内材料企业合作,攻关关键耗材的国产化替代,力争在一年内将单台手术的核心耗材成本降低30以上;同时,对于星火计划定点扶持的贫困地区,瑞泰将提供接近成本价的“公益耗材包”
。
相应的,杂交中心则承诺在技术规范和培训中,优先推荐使用达到标准的瑞泰器械耗材,并共享部分非核心的临床数据以支持其产品优化。
这无疑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为技术的下沉扫除了最大的经济障碍。
而最让团队动容的,并非来自上层的认可或商业的突破,而是那些沉默的、来自患者及其家属的最朴素的感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