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林默那两份如同重磅炸弹般的报告,以及瑞泰公司紧随其后的高调捐赠,其回响比预想中来得更快、更猛烈。
首先做出反应的是省卫健委。
赵立民处长直接给苏衡书记打了电话,语气是毫不掩饰的赞赏与支持:“苏书记,你们杂交中心这个林默,不得了啊!
不声不响在龙泉搞出这么大动静!
这份阶段性报告我看了,数据扎实,病例典型,疗效确切!
尤其是你们那两个年轻医生能独立完成手术,这说明技术是可复制、可推广的!
这才是我们星火计划真正需要的‘火种’!
部里领导看了简报,也非常关注!
至于那些不合时宜的行政规定……哼,我会在适当场合表明省里的态度,绝不能给真正的技术创新设置障碍!”
韩老那边则更直接,一个电话打到了林默这里,声音洪亮,带着欣慰:“小子,干得漂亮!
就知道你憋着大招呢!
用数据和病例说话,这才是硬道理!
专利的事情晚晴跟我汇报了,思路很对,既要保护,也要共享。
放心大胆地干,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帮你们顶住些歪风邪气!”
就连《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编辑部也很快回复,对林默团队提交的报告给予高度评价,并正式发出邀稿函,希望他们能将此成果整理成正式论着,争取在重要栏目刊发。
这些来自高层的明确支持,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瞬间吹散了笼罩在团队头上的部分阴霾。
王副院长那边暂时偃旗息鼓,那份《补充规定》在院内似乎也被无限期搁置讨论,再无人提起。
然而,外部压力稍减,内部更严峻的挑战却浮出水面。
随着手术病例积累到两位数,遇到的病情也愈发复杂、个性化。
第十一例患者,老矿工李大山,他的尘肺合并了广泛的胸膜钙化粘连,如同在肺表面覆盖了一层坚硬且不规则的石壳,胸腔镜几乎无处下手。
“林主任,这……这还能做吗?”
胡一山看着ct片上那一片白花花的钙化影,心里直打鼓。
林默凝视着影像,手指在屏幕上缓慢移动,测量着钙化区域的厚度和范围。
“胸膜剥脱,是第一步。”
他沉声道,“但传统的钝性剥离或电刀分离,在这种钙化程度上,效率低,出血风险高。”
他思考了片刻,对器械护士吩咐:“准备超声骨刀。”
“超声骨刀?”
众人都是一怔,那是骨科和神经外科常用于处理骨骼的器械。
“钙化组织与骨骼在物理特性上有相似之处。
超声骨刀具有切割精准、热损伤小、对软组织影响轻微的特点。”
林默解释着他的思路,“我们可以尝试用它来‘雕刻’开这层钙化外壳,暴露下方的肺组织。”
这是一个大胆的器械跨界应用。
手术中,林默手持高速振动的超声骨刀尖端,如同一位微雕大师,小心翼翼地在那坚硬的钙化胸膜上切开一条细缝,然后改用精细的剥离子,一点点将钙化斑块从肺表面分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