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显而易见,科学如果了解到自身的局限,终归会全身而退。
然而事实是,今天的科学已经发展到超乎我们想象力的遥远领域。
被誉为量子物理学之父的埃尔温·薛定谔(12)说过:“主体与客体就是一体。
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并没有破坏两者之间的界限,因为两者之间原本不存在界限。”
也就是说,一些处于科学研究最前沿的科学家已经开始认为这个世界原本“一如”
了。
理科教科书上开始教授关于夸克、轻子(构成电子、中微子等的极小的基本粒子)时,我还担心,这样下去的话,认为地、水、火、风、空五大元素的轮回流转生成宇宙万象的佛教思想是否仍站得住脚。
分子生物学家认为,生命的诞生并不需要造物主,也无神秘可言。
他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可以在实验室内制造出生命。
天文物理学家则已经着手编写涵盖宇宙的发生和描述宇宙整体的理论巨著。
就像当年害怕伽利略提出的地动说那样,今天的天主教教会也很担心那些要揭示宇宙诞生之谜的科学研究成果。
宇宙膨胀说认为现在的宇宙是距今大约一百五十亿年前的某个瞬间的大爆炸的产物,并认定膨胀仍将持续。
在没有出现其他更有说服力的理论时,一九五一年,罗马教皇庇护十二世在梵蒂冈教皇科学院的“教皇告谕”
中做了如下宣言:
当今的科学,成功地回溯至数百万世纪之前,证明了神最初创世纪时发出了“光”
。
在那最初的重要瞬间,光和辐射之海与物质一起从虚无中爆发出来,化学元素的粒子分裂解体形成数百万银河……
而且不是在仅限于借助解说的情况下瞥见了宇宙的进化,而是追根溯源,证实了宇宙起始于一百亿至一百五十亿年之前。
由此,一个基于物理学求证的确切结论,确认了宇宙的偶然性,找出了宇宙是由造物主之手创造的时代根据。
由此可见,造物主存在。
由此可见,天主存在。
——罗伯特·贾斯特罗《谁创造了宇宙》
然而到了一九七〇年,宇宙膨胀理论开始受到质疑,梵蒂冈教皇在接见坐在轮椅上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13)的时候,说了这样的话:
你们研究“大爆炸”
之后的宇宙动向非常值得赞赏,但探究“大爆炸”
本身却并不恰当。
我这样说,是因为大爆炸是“创世”
的瞬间,是属于天主的工作。
然而科学的发展并不理会宗教做出的要求。
罗马教皇为“宇宙膨胀说”
的出现而欣喜,认为它证明了“天主存在”
,可这个学说却因为科学家提出的新的假说而变得摇摆不安。
科学家认为,充满了宇宙的中微子这种辐射光是可以量度的。
从理论上说,如果这种中微子可以量度,哪怕只有电子的几十万分之一,也说明宇宙的膨胀在某个时间会停止,从而转向收缩。
这样的话,“宇宙振动说”
就占上风了。
这对于罗马教皇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
如果宇宙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只是重复生成和灭亡的运动,那么造物主就没有出现的必要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