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接下去,问题如春笋破土:
“为什么一定要长大才能懂事情?”
“如果星星会说话,它们会不会嫌我们太吵?”
“有没有一种颜色,是我们看不见的?”
“我昨天梦见自己变成了雨,那是我吗?”
每一个问题都不符合逻辑训练的标准格式,没有主谓宾的严谨结构,也没有论证前提。
可正是这种混沌,让它们具备了真正的力量??它们不是为了求解,而是为了唤醒。
而在千里之外的城市数据中心,“问海”
平台的核心算法突然出现异常波动。
原本按热度排序的问题流中,一组来自偏远小学的匿名提问强行切入顶层推荐区。
系统警报闪烁,技术人员准备拦截,却发现这些数据包携带一种特殊的加密签名??源自“火种协议”
的原始密钥。
“这不可能,”
一名工程师喃喃道,“这个密钥只有第一届‘敢问日’的发起人才有……”
他猛然抬头,望向办公室墙上挂着的老照片:一群青年站在废墟般的考场前,手中高举写满问题的白布条。
最前方那个年轻人,胸口缠着绷带,眼神灼热如焰。
那是你年轻时的模样。
此刻,在西藏寺庙的山门前,那位曾质疑“空”
的僧人正盘膝而坐。
银白色的极光依旧笼罩天际,但他已不再仰望。
他的注意力集中在脚下的一粒沙上。
那沙子随风滚动,偶然卡进石缝,发出极其细微的“咔”
一声。
他忽然合掌低语:“请问,这一声算不算一种回答?”
话音落下,整座雪山微微震颤。
雪层之下,千年冰封的岩脉开始松动,露出刻在玄武岩上的古老文字??那是失传已久的“哑者经”
,专为那些选择终身沉默的人所诵。
然而此刻,经文竟自行浮现新段落:
>“不言者非无思,乃待问也。
>如大地承雷而不鸣,实因候春芽破壳之声。”
与此同时,非洲战地记者正在一座临时帐篷学校授课。
她播放一段视频:十年前她拍摄的最后一场屠杀,画面中一名少年倒下前仍在呼喊某个名字。
如今,她让学生们写下那个名字可能代表的一切??兄弟?恋人?理想?神?
一个学生写道:“也许他喊的是‘妈妈’,可他已经记不清她的脸了。”
她看着这句话,久久不能言语。
然后她关掉投影仪,打开录音设备,对着麦克风说:“我现在要记录一个问题:当我们遗忘一个人的名字时,是不是连他的痛苦也被赦免了?”
这段音频自动上传至“问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