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
然其他事迹,乃皆不符;胡适作《红楼梦考证》《文存》三,已历正其失。
最有力者,一为姜宸英有《祭纳兰成德文》,相契之深,非妙玉于宝玉可比;一为成德死时年三十一,时明珠方贵盛也。
二、清世祖与董鄂妃故事说王梦阮沈瓶庵合著之《红楼梦索隐》为此说。
其提要有云:“盖尝闻之京师故老云,是书全为清世祖与董鄂妃而作,兼及当时诸名王奇女也。
……”
而又指董鄂妃为即秦淮旧妓嫁为冒襄妾之董小宛,清兵下江南,掠以北,有宠于清世祖,封贵妃,已而夭逝;世祖哀痛,乃遁迹五台山为僧云。
孟森作《董小宛考》《心史丛刊》三集,则历摘此说之谬,最有力者为小宛生于明天启甲子,若以顺治七年入宫,已二十八岁矣,而其时清世祖方十四岁。
三、康熙朝政治状态说此说即发端于徐时栋,而大备于蔡元培之《石头记索隐》。
开卷即云:“《石头记》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也。
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
……”
于是比拟引申,以求其合,以“红”
为影“朱”
字;以“石头”
为指金陵;以“贾”
为斥伪朝;以“金陵十二钗”
为拟清初江南之名士:如林黛玉影朱彝尊,王熙凤影余国柱,史湘云影陈维崧,宝钗妙玉则从徐说,旁征博引,用力甚勤。
然胡适既考得作者生平,而此说遂不立,最有力者即曹雪芹为汉军,而《石头记》实其自叙也。
然谓《红楼梦》乃作者自叙,与本书开篇契合者,其说之出实最先,而确定反最后。
嘉庆初,袁枚《随园诗话》二已云:“康熙中,曹练亭为江宁织造,……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书,备记风月繁华之盛。
中有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
末二语盖夸,余亦有小误如以楝为练,以孙为子,但已明言雪芹之书,所记者其闻见矣。
而世间信者特少,王国维《静庵文集》且诘难此类,以为“所谓‘亲见亲闻’者,亦可自旁观者之口言之,未必躬为剧中之人物”
也,迨胡适作考证,乃较然彰明,知曹雪芹实生于荣华,终于苓落,半生经历,绝似“石头”
,著书西郊,未就而没;晚出全书,乃高鄂续成之者矣。
雪芹名霑,字芹溪,一字芹圃,正白旗汉军。
祖寅,字子清,号楝亭,康熙中为江宁织造。
清世祖南巡时,五次以织造署为行宫,后四次皆寅在任。
然颇嗜风雅,尝刻古书十余种,为时所称;亦能文,所著有《楝亭诗钞》五卷《词钞》一卷《四库书目》,传奇二种《在园杂志》。
寅子,即雪芹父,亦为江宁织造,故雪芹生于南京。
时盖康熙末。
雍正六年,卸任,雪芹亦归北京,时约十岁。
然不知何因,是后曹氏似遭巨变,家顿落,雪芹至中年,乃至贫居西郊,啜粥,但犹傲兀,时复纵酒赋诗,而作《石头记》盖亦此际。
乾隆二十七年,子殇,雪芹伤感成疾,至除夕,卒,年四十余一七一九?——一七六三。
其《石头记》尚未就,今所传者止八十回详见《胡适文选》。
言后四十回为高鹗作者,俞樾《小浮梅闲话》云:“《船山诗草》有《赠高兰墅鹗同年》一首云:‘艳情人自说《红楼》。
’注云:‘《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