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汉学与宋学与宋明理学史(第6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心性之学,所以明天人之故,究造化之原,彰道德之广崇,(广者繁广,道德随事发现,无定形也。

崇者崇高,超脱小己之私故。

道德即心性之发现。

)通治乱之条贯者也。

(治乱之几,固视乎人群相生相养之制度与法纪之当否,而制度法纪之所以当者,必出于道德。

道德必有内在之源泉即心性是也。

功利论者,不明此理。

他日有暇,容当论之。

)此等高深学术,云何可毁?人生如果完全缺乏此等学术之涵养,则其生活无有根源,(古诗云“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只是不返自家生活根源,故有空虚之感耳。

根源谓心性。

)而一切向外追求之私,芒然纷然,莫知所止。

(私者,言其纯是逞小己之欲,亦即罗素所云占有冲动。

芒然,惑乱貌。

纷然,繁杂貌。

莫知所止,终无餍足,苦之甚也。

)人生永无合理之生活,不亦悲乎?清儒反对高深学术,而徒以考据之琐碎知识是尚,将何以维系其身心,何以充实其生活?民质不良,至清世而已极。

士习子浮浅,无深远之虑;逞于侥幸,无坚卓之志;安于自私,无公正之抱;偷取浮名,无久大之业;苟图嚣动,无建树之计;轻易流转,无固执之操。

(为学则喜趋进时尚而无所守,喜新者不必有得于新,时尚而已,守旧者更不知旧学果为何物,保存国粹之声,出于口而实未曾经于心。

此清末民初之情形也。

)苏联革命二十年而已大强,吾国自清末以来,只见腐败势力之逐层崩溃,而实难言革命。

人材衰敝,乃至如斯。

盖自晚明诸子之没,将三百年,而士之所学,唯是琐碎无用之考据,人皆终其身而无有玩心高明之一几。

(玩心高明四字,甚吃紧。

此等境界,难以言说议拟。

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云云,孟子“上下与天地同流”

悟此者,便超越小己,才极高明而道中庸。

)学则卑琐,志则卑琐,人则卑琐,习于是者,且三百年,其不足以应付现代潮流而措置裕如,固其势也。

严又陵尝曰:“学术之敝,至于亡国。”

吾于清代汉学风会,有余恫焉。

此等风会,于今犹烈。

国内各大学文学院及文科研究所,本当为高深思想之发生地,而今则大都以无聊之考据为事,士之狃于俗尚而无独立创辟之智与勇,非三百年来汉学积习锢之者深欤!夫汉学家,大多数与朝贵为缘,(内而王公与达官,外而督抚大吏,皆汉学家之所依附。

宋明在野讲学之风,至清而绝矣。

)故思想不得开拓,而以无用取容。

儒学精神,至此剥丧殆尽,而可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相比拟耶?晚世学人好为影响之谈,理不求其真,事不究其实,此可戒也。

凡考古之学,与夫古籍训诂名物等等之考核,在学术界中本应有一种人为之,其有助于吾人稽古之需,功自不可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穿书后,我和男主死对头he了改变斗破的穿越者木叶之次元修仙都市奇门医圣神秘复苏之我有尸骨脉诸天从替换角色开始似锦玫瑰软刺神话原生种全球游戏化:神级内测玩家真少爷从古代穿回来了总有偏执狂盯着我[快穿]视死如归魏君子难驯明王首辅开局得绝症,从王者陪玩开始无敌星海南城蛊惑臣下之妻昼夜曲线升迁:权道情谋清穿咸鱼攻略这个忍者明明不强却过分作死病美人穿成反派幼崽后摆烂了替身与白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