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者,谓道之发现为精神也。
生者发现义。
下言生者准此。
夫即神而言,便谓之一。
然言神则涵形,(神者精神,形者形体,下皆仿此。
)其与精神俱时发现者,则为形本。
(俱时,犹言同时。
)形神对待成二,故曰“一生二”
也。
有二则有三。
此三者,非一非二。
而有一二,故有三。
下文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阳则一,阴则二,冲和三也。
夫阳为神而阴为形,阴阳和,万物生焉。
故知首章所云始万物之无,即是精神;其母万物之有,即是形本也。
第四十章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夫有者,形之始凝者也,其始虽微,而万物资生焉,微所以成著也。
无者神也,神虚而形实,虚能生实,实不能生虚也。
第十一章云:“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夫神至虚而谓之无,明其无滞迹也。
此虽道之发现,然即于此而道存焉,所谓“即用而言,体在用也”
。
(神即无,乃道之用。
体者实体,即道是也。
言乎神,而道即神矣,离神不可得道也;言乎用,而体即用矣,离用亦不可得体也。
)形之始成而谓之有,虽依神故有,但已为形本,则与神之无滞迹者相反,而既成为物矣。
虽推原而言,亦可说形与神同为道之发现,然形之既成,毕竟自成为物而离失道之本然矣。
故成形之有,但为精神作用所凭借之具。
故云“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如人视之明,必借于目及色,听之聪,必借于耳及声。
夫耳目声色等形,皆谓之有,而视之明、听之聪等等精神作用,则虚而无形,故谓之无,唯无乃能用有。
)夫神,以其至虚而无,故能用有而无不利也。
然则体无而全神者,其至矣乎。
(体无之体,是体合义,谓反之自心,而失其逐物之累,即体合于无,而神全矣。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言体道之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