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我们即于三而说之为体,也是可以的。
(于用而见体,便只说体,犹之于绳而见麻,便只呼麻。
)假若离了三,便无可见体。
我们即于三之不可物化处,便识得这种势用(即三)虽是变动的,而其本体元是不变的。
三之不可物化,就因为他底本体是如此的。
换句话说,恒转之常如其性,即可于此而知了。
在昔《老子》书中述卦爻之义,而说“一生二、二生三”
,此是表示变化要率循相反相成的法则,这是无疑义的。
但是,他们并未有详细的说明。
现在我们的说法是否与《老》和《易》的旨意全符,这自然成问题。
不过,大体上还是相通的罢了。
吾人穷理,到真是的所在,即古人已先我而言之,更喜先后相互印证,无可与古人立异。
但古人有所未尽者,应当加以发挥或修正。
学问之事,期于求理之是而已。
照上所说,恒转现为动的势用,是一翕一辟的,并不是单纯的。
翕的势用是凝聚的,是有成为形质的趋势的。
即依翕故,假说为物,亦云物行。
(行字,义见前。
物即是行,故名物行,下言心行者仿此。
)辟的势用是刚健的,是运行于翕之中而能转翕从己的。
(己者,设为辟之自谓。
)即依辟故,假说为心,亦云心行。
据此说来,我们在前面(唯识章)曾讲过,物和心(物,亦对心而名境。
)是一个整体的不同的两方面,现在可以明白了。
因为翕和辟不是可以剖析的两片物事,所以说为整体。
(注意,此所谓整体,正是克就翕和辟的势用上说。
)但为言说上的方便,有时说翕是一种势用,辟又是另一种势用。
此所谓一种、一种云者,绝不是表示各自独立的意思,因为克就翕和辟的势用上说,那就不是有实自体的东西,如何可说为各自独立?须知,这里所谓一种、一种,只是表示势用的分殊,而此分殊一词,虽含有不是单纯的意义,但决不含有可以剖为二片或条然各别的意义。
此乃必须明辨者。
总之,翕和辟本非异体,只是势用之有分殊而已。
辟必待翕而后得所运用,翕必待辟而后见为流行,识有主宰。
如果只有辟而没有翕,那便是莽莽****,无复有物。
(莽莽,空洞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