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但恒转元是冲虚无为的,而其现为势用,却是有为的。
由此,应说这种势用虽以恒转为体,而毕竟不即是恒转。
如说冰以水为体,而却不即是水。
这个势用,是能健以自胜而不肯化于翕的。
(即是反乎翕的。
)申言之,即此势用,是能运于翕之中而自为主宰,于以显其至健,而使翕随己转的。
(己者,设为辟之自谓。
)这种刚健而不物化的势用,就名之为辟。
如上所说,依恒转故,而有所谓翕。
才有翕,便有辟,唯其有对,所以成变,否则无变化可说了。
恒转是一,恒转之现为翕,而几至不守自性,此翕便是二,所谓一生二是也。
然恒转毕竟常如其性,决不会物化的。
所以,当其翕时,即有辟的势用俱起。
(俱起,注见前。
)这一辟,就名为三,所谓二生三是也。
前来已说,所谓变化,只是率循相反相成的一大法则,于此可见了。
又复当知,此中所谓一、二、三,只是表示变动的符号,并不是有一二三的片段可分,更不是有由一至二,由二至三的先后次第可分。
一只是表示体之将现为用的符号,(此中“将”
字,只是在言说上作推究之辞,事实上不是有个将现而未现的时候。
)二和三都是表示用的符号,则以翕和辟,均是克就用上而目之故也。
就一言之,于此尚不足以识全体大用,因为说个一,只是虚拟体之将现为用。
就二言之,于此亦不足以识全体大用,因为说个二,只是表示大用之流行,不能没有内在的矛盾,决不是单纯的。
因此,有个近于物化的翕。
(此中近字,注意,非遂物化也,只是近之而已。
)这个翕似是大用的流行,须自现为似物的式样,来作自己运转的工具,才有这一翕。
(此中自己一词,设为大用之自谓。
)所以就翕上看,便近于物化,难得于此而识全体大用了。
只有三,(即是辟的势用。
)既是依据一而有的,却又与二相反,而即以反乎二之故,乃能显发三的力用,得以转二使之从己。
(己者,设为三之自谓。
)据此说来,三是包含一和二的。
只于此,才识大用流行,也只于此,可以即用而识体。
(所谓体,本不是超脱于用之外而独存的,故可即于用而识体。
)申言之,就是于三而识全体大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