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无彼此之隔。
)庄生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此皆证真之谈。
独惜凡愚不肯是究,忍自绝于真理。
佛氏所以有众生颠倒之叹也。
余以为宇宙论,人生论,虽名言上不妨分别,而理实一贯,不堪割裂。
吾先哲于此所造独深,宜详究也。
谈宇宙人生,若不澈悟本体,将无往不陷于戏论。
哲学家颇有否认本体者,以为万有乃相依俱有。
如彼缘此故有,此亦缘彼故有。
譬如芭蕉,本无实物,唯是众叶,互为缘起,现全整相。
万有互为缘起,理亦犹是。
(如关系论者,其大意不外此。
)果如此说,宇宙竟无真源。
万有丝纷,直若空华幻现。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是乃以滞迹之迷情,障真宗之妙谛。
(凡否认本体者,只是迷滞迹象。
故不悟宇宙自有真宗。
真宗犹云真宰,亦本体之异名。
)稍有智者,未知其可也。
夫慧深者,穷理必推其本。
心广者,为学必究其源。
故本体论,恒为千古哲人之所钻研不舍。
然此理乃无上甚深微妙而难穷。
略举二三问题,本体为超越于万有之上而独在乎?抑隐于万有之背后,而为万有基乎?将于流行识主宰,于变易见真常乎?又如何认识本体,此一问题更为切要。
将恃理智推求,即于宇宙万象,层层推究,推至最后,有第一因乎?抑反己体认,灼然知吾生与天地万物同体,无二本乎?中外哲学家。
解决上述诸问题者,颇不一致。
二三子参稽博究之后,终当舍弃见闻,虚怀默识,久之,自有脱然澈悟之乐。
宋人小词云,众里寻他千百度。
(喻理智推求。
)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回头,喻反己默识之功。
那人,喻本体。
灯火阑珊处,喻理智思辨之所不及也。
)此意渊微。
二三子姑从西洋哲学中用一番思辨工夫。
而后由《新论》,以深究吾先哲之蕴,当别有一般境界。
《新论》直将本体论,宇宙论,人生论融成一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