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又拿起另一片,“这个才4厘米,浅绿,是二级!”
溪头村的张奶奶凑过来,看着校验卡笑了:“有这卡和尺子,以后不管哪个村的草药,俺们自己也能对等级,再也不怕煮出苦茶了!”
晒场另一头,张主任正在填“抽查记录表”
。
小虎帮溪头村判断了10片艾草的干湿度,8片判断正确,村民们在“村民评”
栏画了三颗星星。
张主任把表递给小石头:“小虎学得扎实,你这师傅教得好,以后多带他跨村帮忙,既练手又能帮衬别的村。”
小石头接过表,在“师傅评”
栏画了个大大的笑脸,旁边写:“小虎能帮上忙啦!”
赵天宇则在村委会里,给两村的村干部演示“村情实效报告”
。
屏幕上,青山村的“防潮实效”
栏写着“湿度超标0次”
,“教学实效”
栏写着“打卡完成率100”
;溪头村的“问题建议”
栏跳着红色提示:“近3天湿度超75,建议在陶罐旁挂干艾草包”
。
“这报告太实用了!”
溪头村李书记指着提示说,“俺们村最近总下雨,正愁潮呢,现在知道挂艾草包就行,不用再等城里专家说。”
太阳快落山时,溪头村的晒场上飘起了艾草茶的清香。
王奶奶煮了壶用“校验后一级艾草”
泡的茶,分给大家:“这次的茶不苦了,刚刚好,喝着心里松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小虎捧着茶杯,眼里亮闪闪的:“这是俺量过等级的艾草煮的!
以后俺还要帮更多村量,让大家都喝到不苦的茶!”
返程时,李教授坐在车里,翻着两村的校验记录:“以前总觉得‘统一标准’得靠精密仪器,现在才知道,村民的木尺和简易卡,比实验室的设备更管用——基层的标准,得‘接地气’才能落地。”
张主任看着“抽查记录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