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去年科举,录取进士中有四成出身寒门,最远者来自儋耳荒岛。”
刘珩点点头,忽然问道:“你说,如果有一天,《归心辞》被人遗忘,怎么办?”
李承安心头一震,沉吟片刻答道:“若人人已将‘诚实’当作习惯,将‘公正’视为本能,将‘互助’化为日常??那即便诗句失传,精神仍在。
就像呼吸,无需提醒,自然进行。”
刘珩笑了。
他取出随身携带的那支旧竹笛,正是当年苏霁所赠。
他凑近唇边,吹出一段简单旋律,不高亢,不华丽,却是《采莲谣》最初的调子。
笛声飘散在夜风中,不知何处,竟有孩童跟着哼唱起来。
接着是第二处、第三处……渐渐地,整座长安城仿佛都在低吟那熟悉的歌词:
>“小小莲蓬水中摇,
>人人皆可摘一苞。
>不问出身高与低,
>只看手洁不洁劳。”
刘珩放下笛子,仰望星空。
北斗璀璨,银河横亘,一如多年前那个决定重启新政的夜晚。
“我知道了,”
他轻声说,“真正的长治久安,不在长城万里,不在铁甲千乘,而在每一个普通人心里,都住着一个不愿作恶的灵魂。”
次日清晨,一道新诏传遍天下:
>“自即日起,废除‘夜校’之称,改名为‘百姓学堂’。
>所有学堂门前加挂一匾,上书四字:**这是我家乡的光**。”
诏令抵达舟山那日,恰逢潮音洞一年一度的“回声祭”
。
当年写下“我们长大了也要做个好人”
的那群少年,如今已有三人战死边疆,五人病逝于疫区教学途中,余者皆坚守岗位。
他们在月下重聚,手持油灯,面向大海齐声朗读《归心辞》全文。
读毕,水昭取出一块新制陶片,上面刻着七个名字??那些未能归来之人。
“他们没有消失,”
他说,“只是变成了风,吹过教室的窗棂;变成了雨,落在孩子们翻开的书页上;变成了光,照亮别人前行的路。”
海浪拍岸,嗡鸣再起。
这一次,不再是单一的石磬之声,而是千万种声音交织而成的和鸣:读书声、锄地声、织布声、婴儿啼哭声、老人讲述往事的声音……它们汇聚成一股无形之力,穿透时空,回荡在每一个愿意倾听的心灵深处。
水昭蹲下身,再次拾起一枚贝壳,贴近耳边。
听见的,不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
而是此刻??亿万普通人正用他们的生命,一笔一划,写下属于这个时代的答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