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的生命自然现象。
强行压制,反而可能形成更深的心结,阻碍灵性成长。
而“平常心”
对待一切境遇,正是化解内心冲突的良方。
随后几日,陈骏便在少林寺安心暂住下来。
他每日拂晓即起,聆听唤醒山林的第一声晨钟,随僧众上早课,虽不谙经文,却在庄严悠扬的梵唱声中洗涤心神,感受那份集体的宁静与虔诚;他主动帮忙寺中做些劈柴、挑水、清扫庭院的杂役,在简单重复的劳动中体会“活在当下”
、“触事即真”
的禅意;他静静观摩武僧练武,看那刚猛暴烈的招式之中蕴含的柔韧、克制与禅机,并非纯粹杀伐之术;他更多的时间,则是独自在寺后山幽静的古松下、或是在藏经阁外被岁月磨平棱角的石阶上静坐,将慧明禅师充满智慧的点拨与《大衍残局》的浩瀚奥义相互印证,反思自身之“道”
。
在少林寺这祥和、宁静、充满定慧气息的氛围中,他的“弈”
意似乎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蜕变。
不再仅仅是精密计算与冷酷推演的工具,而是逐渐融入了一份沉静的观照、一份包容的智慧。
他再次沉浸于那上古棋局时,不再急于求解破局,而是以一种“平常心”
去细细体会每一颗棋子的位置、每一种变化的意味,感受那看似激烈冲突背后所蕴含的“势”
的流转、消长与最终趋于平衡的必然。
他发现,当放下急于求成的执着后,心灵反而变得异常澄澈,能更清晰地看到棋局中一些以往被胜负心所遮蔽的精妙关联与深意,对“刚柔并济”
、“正奇相生”
的体会也愈发真切。
对于心中那份因绾绾而起的情感波澜,他也开始尝试以“觉照”
之法应对。
不再视其为洪水猛兽而强行抗拒或否定,而是冷静地观察它的生起、它的存在、它的变化,分析其缘起,明了其虚妄与真实,如同冷静地审视棋局中一颗关键棋子对全局的影响。
这般下来,那情感虽未消失,却不再像之前那般猛烈地冲击他的理智,搅乱他的心境,反而渐渐沉淀下来,成为一种他需要时间去理解、去面对的生命体验,而非必须立刻清除的障碍。
一日午后,他在后山一处僻静、可俯瞰层峦叠嶂的平滑巨石上,以随手拾来的黑白石子为子,以石上天然纹路为枰,再次推演《大衍残局》的一角。
他心神空明,“弈”
意圆融流转,手指移动石子,不再执着于每一步的得失胜负,而是全然沉浸在体会黑白交锋中那种相生相克、相互转化、最终归于和谐的玄妙韵律中。
不知不觉间,他竟进入了一种物我两忘、身心与天地韵律合一的玄妙境界,手指动作愈发流畅自然,仿佛不是他在下棋,而是天地借他之手在演绎某种至理。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山风拂过,带着松涛的清香,将他从这种深定的状态中唤醒。
他睁开眼,发现日头已然西斜,漫天彩霞。
再看石上棋局,虽仍未完全解开,但他对其中一处困扰他许久的、看似无解的变化,竟豁然开朗,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充满灵动禅意的平衡解法,黑白之势并非一方压倒另一方,而是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共生共存状态。
不仅如此,他更感到体内真气活泼泼地运转,愈发圆融自如,对“刚柔并济”
的体会深入骨髓,那停滞已久的通络中期瓶颈,竟隐隐有了松动的迹象,仿佛触摸到了一丝先天之境的门槛!
陈骏心中涌起的并非狂喜,而是一种拨云见日、心神通透的宁静法喜。
他起身,对着苍茫的嵩山云海,对着千年古刹的方向,深深一揖。
少林寺之行,虽未直接给予他破解棋局或斩断情丝的答案,却给予了他寻求一切答案的智慧钥匙与正确心境。
禅宗的“平常心”
、“放下执着”
、“觉照”
,如同清澈甘洌的泉水,彻底洗涤了他的心尘,让他能以更澄澈、更包容、更智慧的目光,看待自身之“道”
、世间万象以及那悄然萌生的情感。
:()对弈世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