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地点就在社区中心,不设媒体直播,只录下来发到网上。”
“你要亲自下场?”
赵志远迟疑,“万一激化矛盾……”
“那就说明我们还没真正沟通。”
林浩然语气坚定,“我不是要赢辩论,是要让更多人明白:共情不是强迫,而是邀请。
我们可以质疑一部电影,但不该否定它背后千万人的痛苦真实性。”
三天后,对谈如期举行。
现场布置得很简单:几张圆桌,十几把椅子,墙上挂着《沉默的丈夫》海报。
学者准时到场,神情严肃。
王建军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坐在角落,双手交叠放在膝上,显得拘谨却不怯场。
林浩然开场便说:“今天我们不是来争输赢的。
我只是想知道,当我们谈论‘真实’的时候,到底在害怕什么?”
学者回应:“我担心的是叙事垄断。
当一种情感模式被无限放大,其他声音就会被遮蔽。
比如坚强的人怎么办?隐忍本身就是一种选择,为何非要流泪才算解脱?”
这时,那位曾在心理热线哭泣的中年男子举手发言:“老师,我是那个打了三次电话才敢说话的人。
我想告诉您,我不是因为看了电影才觉得自己可怜,而是第一次意识到,我可以不用一直坚强。
我不是被绑架,是被允许软弱了一回。”
全场安静。
接着,一位女环卫工站起来:“我老公说我太敏感,看个电影哭得稀里哗啦,丢人。
可我就想问一句:为啥男人流汗叫辛苦,女人流泪就成了矫情?我扫了十五年街,腰椎间盘突出,高血压,哪天不是咬牙撑着?我不是需要谁可怜,我只是希望有人说一句:大姐,你真不容易。”
她话音落下,掌声自发响起。
学者沉默良久,最终点头:“或许我的担忧没错,但我的表达方式有问题。
真正的多元,应该包含对脆弱的尊重。”
林浩然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轻声道:“我们拍电影,不是为了统一答案,而是为了让问题浮出水面。
只要还有人愿意倾听不同的声音,对话就有意义。”
对谈视频上线当晚,播放量破千万。
许多网友留言:“原来批评也可以温柔。”
“这才是公共讨论该有的样子。”
与此同时,《她的名字叫李红》正式立项。
投资方起初犹豫,毕竟文艺片回报周期长,风险高。
但当林浩然展示前期调研成果??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超过67%的中老年女性从未接受过心理健康评估;教育部统计显示,中小学女生在情绪表达能力测试中普遍低于男生近三成??几位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制片人当场决定追加注资。
“这不是生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