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居住在好望角的土著人都是像美洲土著人一样野蛮和无抵抗力。
此外,那里只是欧洲和东印度间的半路客栈(如果可以这样说),欧洲船只的往返都得在那里停留片刻。
这些船只所需的各种新鲜食品、水果、葡萄酒,都由那里供给。
光从这一点,就给殖民地的剩余生产物提供了一个极为广阔的市场。
正如好望角是欧洲和东印度各地的半路客栈一样,巴达维亚是东印度各大国间的半路客栈,它处在印度斯坦到中国与日本的这条最繁忙的通道上,并几乎处在这条通道的正中点上。
而几乎所有航行于欧洲与中国之间的船只都得在巴达维亚停泊。
此外,巴达维亚又是所谓东印度国家贸易的中央主要市场。
它不仅包括欧洲人经营的那一部分,而且还包括东印度土著人所经营的那一部分。
中国人、日本人、越南人、马六甲人、交趾支那人,以及西利伯岛人所航行的船只也往往在这个港口停泊。
这种有利的地理位置使这两个殖民地能够克服专营公司对他们成长的抑制,又使巴达维亚能够克服另一个不利情况,即巴达维亚是世界上气候最恶劣的地方。
在非洲和东印度,不像在美洲,没有众多的繁荣的殖民地。
虽然英荷两国的公司,除了上述两殖民地之外,还没有建立过任何大的殖民地,但曾在东印度征服了许多地方。
在它们统治新属民的方法上,这种专营公司所固有的精神被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据说,在生成香料的岛屿上,荷兰人在香料丰收的年份里,害怕它的产量过多而不能提供给他们认为满意的利润,通常会把过多的部分香料焚毁掉。
而在他们还没有占为殖民地的岛上,他们对于采集茴香及豆蔲幼花绿叶的人给予一种补助金。
那种天然生长在那里的植物,由于这种野蛮政策,据说现在已经几乎绝种了。
据说,即使在他们建有殖民地的岛上,他们也大大减少了这类树木的数目。
如果他们邻岛上的产物大大超过了他们市场的需要,他们就害怕土著人会把其中一部分运到其他国家去。
于是,他们认为保证垄断的最好办法是不让产物超过他们市场的需求。
他们曾采用各种压迫手段来减少马鲁古群岛中一些岛屿的人口,使其所生产的新鲜食品及其他生活必需品正好供给他们自己的少数守备队和他们不时来运香料的船只。
但是,即使在葡萄牙那样的统治下,那些岛屿上居住的人还是很稠密。
英国的公司还没有充分的时间在孟加拉建立这么完全的破坏制度,但他们政府的计划却有这种趋势。
我确信,公司分支机构的头脑往往命令农民在罂粟良田改种稻米或其他谷物。
其借口是为了防止粮食的缺乏,而其实质则是让他自己有机会能以较好的价格售卖他手上的大量鸦片。
如果他预见售卖鸦片可得异常的利润,这时他就命令农民在栽种稻米或其他谷物的良地上改种罂粟。
公司的雇员,为了其自身的利益,曾几次企图在一些最重要的国外和国内贸易部门中建立垄断。
如果允许他们继续这样做下去,他们迟早会限制他们要想垄断的特殊商品的生产,不仅使其数量不超过他们所能购买的数量,而且使其数量能在出售时给他们提供自己认为满意的利润。
英国公司的政策,也许会在这种情况下,在一到两个世纪内像荷兰的政策一样也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荷兰的垄断公司摧毁了香料和豆蔻树,已经减少了马六甲居民的数目,英国公司也有相同的倾向。
但是,对于作为他们所征服国家的统治者的这些公司,再也没有比这个破坏性的计划,更直接违反这些公司利益的了。
几乎所有国家统治者的收入都来自人民的收入,人民的收入越多,他们土地劳动年产物越多,他们能给统治者缴纳的数额也就越大。
所以,统治者的利益在于尽可能增加这些年产物。
但是,如果这是所有统治者的利益,那么统治者的收入主要来自土地地租,如孟加拉的统治者,则情况更加是这样了。
地租,必须与生产物的数量与价值成比例,但生产物的数量与价值又必须取决于市场的范围。
其数量总会准确地适应那些有资本购买生产物的人的消费,而他们所愿支付的价格也总是和其竞争的激烈程度成比例。
所以,这样的统治者为了自己的利益,应该给他自己国家的生产物开拓最广阔的市场,允许最完全的贸易自由,尽可能地增加购买者的人数和竞争程度;而且因为这个,不仅应该废除所有的垄断,而且还应该废除以下限制,即限制本国生产物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限制本国生产物出口到外国和限制进口任何能与本国生产物交换的商品。
这样,他才能增加生产物的数量与价值,因而,最大限度地增加他享有的那一部分生产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