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
对赵佗留在中原的亲属均任官重用,为恢复汉与南越的友好关系打下了基础,紧接着又把已经告老还乡的陆贾请回,任其为太中大夫,派他再次出使南越。
汉文帝致函赵佗说:“服领以南王自治之管。
愿与王分弃前患,终今以来,通使如故。”
还赠送了许多衣服之类的礼物。
赵佗本不愿与汉为敌,一经陆贾面谕,便去掉帝号。
表示“愿奉明诏,长为藩臣”
,“老夫死骨不朽,改号不敢为帝矣”
。
为表示臣属,赵佗在番禺筑“朝台”
,每当朔望之日登台朝拜。
陆贾还朝时,特在江边建一华馆送别,称为“朝亭”
,而且向文帝奉赠白璧、翠鸟、犀角、孔雀等南越特产。
从此以后,南越恢复了属国的地位。
但赵佗一直没有把自己置于与汉王朝其他诸侯国同等的地位。
按礼制规定,诸侯王都要定期到长安亲自朝见天子,但赵佗仍坚持不朝,以保持独立的地位。
汉景帝时,赵佗复又僭称帝号。
他的儿子赵胡继位后,也是内帝外王,对汉称王,国内称帝。
仍是偏居东南一隅的独立王国。
意在开疆拓土的汉武帝,久有将它并入大汉国版图的想法。
只是因为北有强大的匈奴连年入寇,使他一时无力南顾,只好采取渐进的方针,争取非武力解决。
所以,在出兵制止了闽越吞并南越的企图后,便派严助出使南越,令其内属。
文王赵胡准备内朝,但遭到了群臣的反对,故而“称病,不入见”
,只将太子婴齐送往长安宿卫。
十几年后,赵胡病故,他的儿子赵婴齐时已在长安娶妻生子,归国即位。
可这十几年的长安生活并没有让这位新继位的南越王对汉廷感恩戴德。
在其奏请册封太子的奏书被批准后,面对朝廷专使的多次诏谕,赵婴齐置若罔闻,一再称病不朝。
后来,赵婴齐去世之后,他的儿子赵兴继立为王,它的母亲樛氏便成为来自长安的王太后。
鉴于新一代南越执政人物都生长于长安,亲汉意向明显,汉廷认为彻底解决南越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
于是,元鼎四年(前113年),汉武帝派遣安国少季出使南越国,前往告谕赵兴和樛太后,让他们比照汉朝的内诸侯前去长安朝拜汉武帝;同时命能言善辩的谏大夫终军和勇猛之人魏臣等,辅助安国少季出使。
卫尉路博德则率兵驻守在桂阳,以接应使者。
汉朝的态度是明确而富有人情味的,但却直接导致了南越政权的最终分化,并使汉王朝和平解决南越问题的愿望彻底破灭了。
事实上,当时的赵兴还很年轻,樛太后是中原人,南越国的实权掌握在丞相吕嘉手中。
而樛太后在未嫁赵婴齐时,曾经与安国少季私通。
此次安国少季出使,他们再次私通,南越人因此多不信任樛太后。
樛太后感受到朝野的孤立,害怕发生动乱危及自己的地位,也想依附汉朝的威势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多次劝说赵兴和群臣归属汉朝。
与此同时通过使者致信汉武帝,请求比照内地诸侯,三年朝见天子一次,撤除边境的关塞。
汉武帝答应了樛太后的请求,赐给南越国丞相、内史、中尉及大傅等予官印,其余官职由南越国自置,这样意味着汉朝直接对南越国的高级官员进行任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