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建立察举制度(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罪,在汉朝为重罪,轻则弃市处死,重则族诛。

汉武帝当即批准执行。

从此以后,各郡国再也不敢懈怠,察举制度终于可以顺利推行。

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官员不荐贤有罪,荐贤有赏,这使察举制度进一步完善,渐渐成为汉代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

被举的孝廉,多在郎署供职,由郎迁为尚书、侍中、侍御史,或外迁任县的令、长、丞、尉,再迁为刺史、太守等。

汉武帝时代,大体上完成了由“功臣政治”

向“贤臣政治”

或“能臣政治”

的转变。

汉武帝开创了献策上书为郎的选官途径,在一定限度内欢迎批评政治的意见。

一时间四方人士上书言得失者多达千人,其中有些因此取得了相当高的职位。

田千秋原任高寝郎这样的低级职官,就是因为上书言事被汉武帝看中,很快被任命为列为九卿之一的大鸿胪,不过数月便升迁为丞相。

正是在汉武帝时代,察举制得以基本成为正式的选官制度。

这一历史事实,标志着选官制度重要的进步,意义十分深远。

所以董仲舒指出,官吏大多数出于郎中、中郎。

但二千石子弟,不一定是有才能的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封建地主阶级队伍的扩大,他们要求参加各级政权。

汉武帝为了适应地主阶级各阶层的要求,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改革了选官制度。

他用察举、征辟等方式在博士子弟中考选人才,授以各级各类官职。

汉武帝时期的公孙弘、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终军等都是从这种途径进身而被重用的。

创建察举制的优点如下:第一,在察举制下,个人的社会背景、家庭出身不再是选士任官的唯一依据。

地方士人只要有真才实学,有一定的社会威望,或有值得称颂的道德品质,就有可能成为察举对象,从而登上仕途。

许多出身卑微的人才,像主父偃、东方朔、司马相如,在汉武帝时得到重用,而这在世卿世禄制下是根本不可能的。

在世卿世禄制下,官职由贵族垄断并世袭,一般人根本没有条件成为官吏。

而世袭的贵族往往奢侈腐化,无所用心,于国于民都为害不浅。

军功制起初,只要有军功,不管他出身如何都能授以爵位,如若没有军功,哪怕他出身再高贵也不能获得爵位,所谓“有功者荣显,无功者虽富贵无所芬华”

就是这个道理。

但到两汉时,有了高爵低爵的区分之后,一般人不可能获得高爵,换句话说,家庭出身此时使得爵位越来越无实际意义,百姓对是否拥有爵位也毫不挂心了。

第二,察举制有利于招徕各类人才。

察举科目很多,有孝廉、秀才、明经、明法、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孝悌力田等不下十几种,而且又让熟悉地方情况的州郡长官亲任察举官,这就能把各类人才作为察举对象,选仕任官,这无疑有利于封建国家的统治。

而军功制不利于按才能来选拔官吏。

在军功制下,授爵仅以其军功为依据,如此便剥夺了许多非身强体壮的士人之权利。

韩非子有言:“今治官者智能也,今斩首者勇力之所加也。

以勇力之所加而治智能之官,是以斩首之功为医匠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息桐我在聊天群模拟长生路女配修仙要佛系LOL之战神崛起恶毒女配在修仙大佬坟头蹦我能制造副本嫁金钗福气农女有空间儒道至圣被迫饲养疯批奶狗后,我真香了医判黄泉过阴人全球巨星从龙套开始我真的不想吃软饭娱乐大忽悠全民进化时代我,女扮男装,职业当爹网游之全球问道出狱后,首富老公逼我生三胎华娱从奥运冠军退役开始永续之镜诸天之从新做人造化图斗罗之我的无敌罗三炮我在大明养生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