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设置内廷秘书机构(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当时的御史大夫公孙弘认为这是既耗费民力、财富又得不偿失之举,数进谏请罢之。

朱买臣秉承汉武帝意旨,历数利害十条,驳斥得公孙弘无言以对,只好承认自己认识鄙薄,不足言事。

汉武帝将已形成的内朝制度化,这就是设置脱离正常官制系统的加官,使之参与政治决策。

诸大夫和诸郎既为郎中令的属员,虽常在天子左右,却不曾正式脱离正常官制的列卿系统而得以完全摆脱宰相的管治和影响,至少在官员们的观念和心理上是这样。

所谓加官,是本官外再加官职,本职外再兼差。

从称谓上即可推知,受加官者其初以本官为主职,加官为辅职。

汉武帝对秦加官制作了很大修议和发展。

他所设置的事实上是新加官制。

所谓新加官制,就是把这些《百官公卿表》提到的原先多属内臣的官职特别提出来,或者新置官职,使之脱离或不属正常的公卿系统,然后再作为特殊的职称,由皇帝个人直接赐授亲信的官员。

这些亲信的官员一受“加官”

,即以“加官”

为主,调入汉武帝左右,直接承旨,不再受宰相约束。

通过他们,汉武帝增加了对政治的直接发言权、决定权和施行权。

这些“加官”

,原都官卑职小,如其中位次最前的侍中的地位也不过是皇帝家奴,为天子分掌乘舆服物的宫廷贱臣,有捧唾壶的,有管溲器的,随从皇帝左右服役。

侍中加官,使一部分资历浅、品位低的官员成为汉武帝内臣,享有特权。

以中朝臣身份越权而治,这使原来品位森严的朝廷,树立起一支直承帝旨的新生力量。

汉武帝充分利用近侍中朝,预闻政事左右政局,从而掌握朝政大权,垄断决策程序。

这样就把以丞相为代表的“外朝”

逐步降为完全俯首听命、忠实贯彻皇帝意志的单纯性“执行机关”

中朝的设置,实质上就是中央集权在帝国政府组织形式上的反映。

汉武帝还设置中书、尚书官署,总揽政务,使内朝制度臻于健全。

尚书原先是卑微之职,属少府,秦始置。

尚书的设置与加官制紧密联在一起。

汉景帝时尚书仍不过负收藏诏书的职责。

汉武帝授尚书加官,加重尚书的职权。

尚书授加官,就从少府中分离出来,不再受公卿的管束。

参与议政,又分曹理事,显然在汉武帝近侧有了专门的参政、办事机构。

尚书一旦成为天子近侧的专门机构,官员不必再授加官就脱离了列卿系统。

但尚书既为加官所加之官,则尚书官署之独立当与加官制之设同时。

则内外朝一分,尚书官署就独立了。

二者合之,其时似应在建元中。

尚书官署的长官称尚书令,次官为丞。

自尚书官署独立,皇权强化,吏民一切章奏事都可不经过政府,而直接通过尚书上达天子,皇帝旨意由原经御史改由尚书下达丞相。

丞相九卿,亦必由尚书入奏。

天下上书、章奏由公车司马令直送尚书,尚书处理后趋走丹墀奏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葛先生的一往情深开局签到武当山人仙武帝高门主母穿成豪门女配大佬从娱乐模拟开始邪王嗜宠:无赖小公主上瘾无限灾难生存从亮剑开始的战争系统外室美妾电竞大神太高冷,想撩!诸世大罗我是大渣男[快穿]从火影开始签到云端的世界I云之星魏武侯电影世界交换师我家野王是国服大佬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王者荣耀:打游戏成世界首富当钓系beta意外怀孕后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邪王宠妃:绝色娘亲腹黑宝贝小白骨我快亏成麻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