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其他大臣们也都表示赞同,于是汉武帝宣布:“朕同意改正朔,制新历,着太史令司马迁主持改历,太中大夫壶遂、公孙卿加入协助,并诏告全国郡守推举天文、历数学者参与改历,宰相及各卿要多支持。”
众大臣高呼:“皇上圣明。”
从此,司马迁进入了紧张的改历工作之中。
编制历法,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细致地观测天象、计算、核验以及制造仪器等,由于人力不足,于是募选通晓天文历法的治历官邓平、长乐司马可、酒泉侯宜君以及民间治历者方士唐都、巴郡落下闳等二十余人加盟,重新议造历法。
在专家中,历数学家落下闳是主要的造历者。
落下闳是阆中人。
从小他就醉心于天象观察,并且在家乡小有名气,后来经同乡、太常令谯隆和太史令司马迁推荐,从四川来到京城长安与当时的官家天文学家唐都、邓平一起研制历法。
在改历过程中,他们经常发生激烈的争论。
民间天文学家落下闳与邓平、唐都等二十多人以及官方的公孙卿、壶遂和司马迁都各有方案,相持不下,最后形成了十八家不同的历法。
经过一年的工作,汉武帝经过仔细对照比较,认为落下闳与邓平的历法优于其他17家,就予采用。
于元封七年(前104年)颁行,并改元封七年为太初元年,因而新历又称为“太初历”
。
太初历在行用后,受到包括司马迁、张寿王等人的反对,张寿王甚至提议改回到殷历。
然而孰优孰劣,还要以实测为准。
为此朝廷组织了一次为期三年的天文观测,同时校验太初历和古六历的数据,结果表明,太初历更为符合天象。
从此太初历便站稳了脚跟,而且一直使用了187年,也就是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至汉章帝元和元年(84年)。
为了表彰落下闳的功绩,汉武帝特授他以侍中之职,落下闳却坚辞不受,而邓平则被任命为太史丞。
太初历的公布,标志着汉王朝“受命改制”
的完成。
太初历每年是365.3851539日,一朔望月等于29.4381日,一昼夜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时辰。
这是我国历法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
易服色和改正朔一样,“易服色”
即更易衣服、车马的颜色,是新王朝应天承运而改制的重要内容,源于“五德终始说”
。
“五德终始说”
是战国时期齐国人邹衍创立的。
邹衍将“阴阳说”
和“五行说”
糅合在一起,借以说明天人感应和天道循环的理论。
邹衍宣称,凡是人类的各项活动,都和阴阳五行相通,并互为影响,由此引起各种的变化。
所说的“五行”
,就是土、木、金、火、水五种物质,“五行相生相胜”
。
“相生”
就是互相辅济,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胜”
就是互相克损,如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