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我想,在这样一种悠美的环境中静住,不要说修道的张天师,就是一般人,也会觉得神清气爽,心境平和下来而思维渐趋活跃。
我依次看过上清宫、老君阁、朝阳洞等宫观,最后来到天师洞。
天师洞,又名常道观,第一代张天师修炼的洞窟在此。
青城山道教的核心也在这里。
七千多平方米的宫观,建在白云溪和海棠溪之间的山坪上。
这里三面环山,密不透风,而对着宫观山门的白云谷,却又是一片开阔之地。
无论是岚雾腾涌的春晨还是烟雨迷蒙的秋夜,站在这道山门前,都可以欣赏到四季间的山川风物的变化。
我漫步在常道观寂静的庭院内,走过大小十多个天井和曲折环绕的走廊。
依次看过张天师修炼的石洞,以及传说是他亲手种植的那一棵数人合抱的银杏树,偶尔我也读读那些散立在庭院各处的刻石碑文和廊柱间的楹联诗刻。
一股巨大的宁静和古文化的温馨感笼罩着我,古代的宗教家们同时也是营造气氛的高手,他们努力把虚幻的神仙世界变成一种现实。
但是,在这座庭院里,我依然在思考,为什么于右任先生来游青城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自古以来,名山等待的是圣人而不是神仙。
关于圣人,我在前面已经下过定义。
中国历史五千年,只有孔夫子一人得过“圣人”
的封号。
对照孔夫子的标准,则中国再不可能有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孙中山、毛都是伟人。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圣人是人类生活的设计师,而伟人则是人类生活的工程师,他们是把圣人的蓝图化为现实的操作型高手。
这么说,马克思也算是一位圣人了,因为列宁也好,斯大林也好,毛也好,卡斯特罗也好,都是根据他的理论来建设一个国家的。
人类自文明开创以来,够得上圣人级别的,确实没有几个人。
释迦牟尼、耶苏、默罕默德、孔子、马克思都算是名符其实的圣人。
人类生活的矛盾多得数不清,但基本矛盾只有一个:即灵与肉的矛盾。
上述圣人都是针对这一个基本矛盾,提出一整套解决的方法。
这些人都成了宗教领袖。
马克思的宗教领袖地位并不明显,但它毕竟是全世界几亿人的精神领袖。
从某种意义上说,宗教领袖与精神领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也就是说是一脉相通的。
政治的最高层次即是宗教,如果说这样讲不好理解,可以换句话说:人类实现宗教理想的过程,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法,即是政治。
作为国民党元老的于右任,一生投身于政治,抗战时期来游青城山,正值山河破碎,人民惨遭倭寇蹂躏之时。
那时的心情,肯定是“一上层楼一泫然”
。
他或许痛切地感到国力疲弱,生灵涂炭,乃是因为这个国家没有圣人的出现。
如果没有圣人的指导,政治家只会把事情越弄越糟。
作为政治家的于右任,从自身出发,肯定是深切地理解了这一点,所以才发出“自古名山待圣人”
的感叹。
然而名山之与圣人,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佛经载,释迦牟尼在灵鹫山上说法,以至天花乱坠。
这灵鹫山是有幸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