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留面子技术基于互利原理,因为对方已经让步了(他提出了一个较易接受的请求),我觉得更有义务接受他的第二个请求。
其他研究人员宁愿将之解释为愧疚感(我无法满足他的第一个要求,因此想要补偿他),如果被操纵的人和操纵者很亲近,他不想变成恶人,失去这份友谊,那么这种愧疚感更甚;对于某些人甚至更为严重,拒绝可能会给人一种反社会行为的印象,因此他们会感到紧张,通过接受第二个请求,可以减少这种紧张感。
无论如何,为了让其他人接受,第一个请求必须比第二个要困难得多,但要保持在同一主题之内。
请求可以夸张,但既不能失礼,也不能不合时宜或者过于荒谬。
要考虑的其他条件是,两个请求之间的间隔要尽量短暂(超过一天,就没有意义了),最好是面对面交流,而不是通过电话或者电子邮件的方式,更不要通过写信的途径。
5.“当然,如果你拒绝的话,我也完全理解”
:自由错觉技术
当人们在提出请求的时候说“你有空做……”
或者“按照你想的来做决定吧”
“由你来决定吧”
……人们听到回答“好的”
的概率提高了四倍。
这很矛盾,但当我们诱导出他的自由感的时候,能更易于将某物强加给某人。
我们如此讨厌被拘束、被强迫,因而别人也很容易通过选择幻觉来操控我们。
许多实验确实表明,唤起自由的选择权会影响我们的选择。
举一个例子,人们请求路人给一点钱来买公交车票。
请求时直接这么讲:“请问能借一点钱给我坐公共汽车吗?”
另一种则加一句:“你可以选择接受或拒绝。”
结果是,在第二种情况下,愿意付钱的人数是第一种的四倍(40%,而非10%),不仅如此,后者付出的平均金额几乎是前者的两倍(0.91欧,相较于0.49欧)。
因此,这个技巧非常有效,而且面对面、打电话或者写信都适用。
还有另外一项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在网友上网时,如果将广告语“点击这里”
简单地替换成“你可以选择点击这里”
,可以显著提升该网页的点击量。
反之则相反。
我们越是阻止对方做那些他认为好的事情,他越是要反抗。
这就是著名的“心理逆反原则”
,即我们的愿望越是受到压制,它们就越具有吸引力。
当我们的选择受到或者看上去受到威胁时,那它们会变得更有价值。
它是一切悲剧的动因,莎士比亚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无疑是最美丽的注解。
想想吧,每次试图劝说某人放弃一件事的时候,比如,劝一个小孩不要玩火柴、劝一位少年少玩一会儿游戏、劝一个成年人不要闯红灯……比起通过威胁、禁止或者讹诈的方式,通过告知对方他有自由做……的表达方式,我们总是更容易成功!
禁烟运动通常这样宣传“吸烟会导致慢性死亡以及痛苦”
,但如果后面加上“但这一切由你自己选择”
,这样的方式大概会更成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