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取材于中国军民八年艰苦抗战的文学作品可谓难以枚举。
而在抗战期间创作的抗战小说,直接表现当时中国军队震铄古今的血肉战却是少而又少。
因为一般作家,流离转徙,仓惶之状如幕燕釜鱼,更因战事的机密,最多从新闻纸上了解大概,难得有细致深入的采访。
令人吃惊的是,一向以言情小说名家的张恨水先生却以他丰沛流畅的如椽大笔,创作了第一部长篇抗战小说:《虎贲万岁》。
贲音奔,音义皆同,典出《尚书》,形容武士像老虎奔入羊群一般,所向披靡。
这两个字,是57师的代号。
1943年8月,日军纠集七个师团约十万人进攻常德,王耀武率主力在常德东北地区与敌激战。
日军以陆、空军及坦克优势火力猛攻16天,常德全城被夷为平地。
守城部队57师,师长余程万,弹尽粮绝,一度退出县城。
后王耀武亲率57师残部,会同大批后援部队反击,又经两天激战,收复常德,《虎贲万岁》叙写的就是这一段可歌可泣的战史。
《虎贲万岁》收尾只写到1943年年底国军欢庆收复失地。
书中主要人物余程万结局如何呢?内战期间,他先后留守广东、昆明等地对付动摇的地方势力。
在云南,临解放时被卢汉扣押,后与李弥等人一同获释,任二十六军军长,先后防守海南、云南蒙自等地,均因大势颓败而节节溃退。
1953年5月在海南,以“带罪之身”
,潜往香港寓居,一直未回台湾。
1955年8月27日晚,他年轻的夫人为香港黑帮绑架,愤激之中,亲自携枪出面营救。
然而,老手颓唐,蛟龙失水,他这风中独木也就无复当年的勇谋了。
也许是劫数难逃,枪战中,连中对方杀手所发数弹,一代抗日名将,就在潦倒蹭蹬的晚境中,结束了泡影一样的人生春梦。
当时张恨水先生也未必知道,余将军竟是这样的结局。
12年后——1967年春,“文革”
开始不久,张恨水先生也在北京去世。
这部小说,近些年来只有北岳文艺出版社的新刊本,列于《张恨水全集》之中。
潜在的变形幕僚
像胡适、张季鸾等人,可说是一种变形的幕僚,他们的言论或观点,富有实力影响力,往来议论区划之详,实能明切事情,洞中机要。
有的被中枢采纳施行,这在某些时候,比专职幕僚还起作用。
盖因角度不同,作用力也不同。
胡适,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帝师,20世纪20年代初,他和溥仪会面,回来后曾半开玩笑说:“我称他皇上,他称我先生。”
有点自嘲,有点自得,有点自卑,有点自在。
胡适曾建议,由蒋介石当总裁,国民党一分为二,使这两派竞争、竞选,轮流执政并互相监督;而作为过渡办法,无论哪边胜利,蒋介石都是胜方的总裁。
苦心孤诣,处心积虑,亏他想得出来。
但从策划上而言,堪称绝妙,非寻常幕僚所可为。
事情的缘由是,胡适以为,没有人敢批评蒋介石,这是不正常的,于是他建议,把国民党一分为二,让这分开的两部分实施竞争。
蒋介石对其献策未置可否。
这是在1953年的1月份。
其实早在内战的紧要关头,胡先生就曾明确提出此一转圜的考量。
熊式辉《海桑集》第五编第五节,转载其个人1947年1月9日记,当时熊式辉从沈阳飞至北平,当天和胡适见面,胡适向他谈及时事问题以及解决路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