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在20世纪60年代曾经讲述,建军事业要从头做起,特别强调他久经战火洗练的治军经验:
战争的遂行,须发挥活的精神力,因为战力是质量与冲力的乘积。
精神力,等于冲力、动力和活力,表现在物质上面,使人的冲力、动力、活力足以扩张物质的质量、动量、速度和强度,而成为雷霆万钧、锐不可当的打击力。
所以我们可以说,战力(打击力)是等于物的质量与人的精神力(冲力)的乘积。
他强调组织与思维训练,因为组织力就是思维力的体现。
责任制度的基本精神——实事求是、精益求精、人人负责、事事有成;责任制度的本质——建立考核的考核……
他以为现代化的军队,必先要有现代化的军人——经过了现代教育、训练、组织、规律的修养造就,为现代化军队的第一要务。
简言之,亦就是要先有现代化的军人,才能组成一个现代化的军队。
而他对日本维新与中国洋务运动的比较,更见出他的眼光确有过人之处。
蒋介石推崇日本倡导维新的主要人物伊藤博文,说他建立军制依托新的宪政。
他批评同时的李鸿章着眼点的低下。
因为前者重在建国建军久远的规模——政治、宪法、经济、社会的组织,军事的制度,以及科学的精神和方法,故其根基颇为深厚。
而相反的,晚清的李鸿章则是深植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观念,始终只知道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弹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实非中国所能及”
;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以为“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
。
而对于立国建军的大政方针,和学术文化的根本之图,尤其科学的基本精神,则不闻不问。
因此他主持洋务几十年,亦仅止于聘请顾问,训练洋枪,抽收关税厘金,设立机器制造局、造船厂、招商局、矿务局,求其“船坚炮利”
。
《柏文蔚自传》叙写中原大战前,张学良举足轻重的地位。
冯玉祥、阎锡山军将发动,蒋介石派张群做张学良工作。
张群从上海动身,行前在上海珠宝店购买大批钻戒宝石,并带大批舞女同到沈阳,连张学良左右的男女佣人都送礼物,天天引诱张学良跳舞,把张包围了。
其实设若这样就能免除战火,那也是一种很不错的隐形战,求之不可得啊。
像柏文蔚所讲述的蒋介石这类小智谋,行云流水般灵机一动,至办成大事的,也不在少。
而他在万般艰困中,竟将日本的侵略态势——从北到南进攻的如意算盘,压制成从东向西有利我方的情形,则是难能可贵的大韬略的显现了。
兵凶战危,战争的结果,是毁灭性的,赤地千里,家破人亡,人命危浅……所以在准备战争的时候,一方面是避免战争,一方面是在万不得已非战不可的情况下,必须赢得战争。
尤其要让敌人知道要么就不打,一旦开战,敌人一定会输。
这样敌人也就不敢打了,这也就是所谓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蒋纬国说,国家顶峰阶层考虑战争指导,一定是避免战争。
除非到了因为避免战争反而产生对国家的更大危害的时候,才决定不如一战,因为长痛不如短痛。
此即抗战前蒋介石的心理和作战指导原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