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后来又成为蒋介石的顾问,抗战军兴,他和宋美龄组建了外宣班子,撰写宣传信件。
他因揭露南京大屠杀等日军暴行,被日本列入黑名单。
太平洋战争爆发,他从海外返回中国,不幸在菲律宾被日本人拘捕,机缘凑巧,竟未被发现真实身份。
战后在珍珠港美国海军医院的病榻上,他口授往事及自己生平经历,友人录音、记录、整理,用以撰写端纳的传记。
在谈话中,端纳发表了对中国时局的看法:马歇尔调停内战不会成功,国共双方势同水火,决不会和平共处……后来的政局发展果然印证了端纳的预见。
他对日本军国主义扩张的野心,很早就有认识,并谴责其侵略本质。
他观察世界政治问题,具有独到的先见之明,日本人衔恨不已。
他说:“当你和日本人打交道时,不论是商人还是外交官,你们做成的交易不会比同娼妓达成的交易好多少。
娼妓可以答应给你欢乐,但她的吻会把你给毁了。”
他在西安事变中充当调停人。
他的回忆强调几点,诸如:兵变是杨虎城发动的,张是替杨承担责任;亲日的军中暗流,又企图借机炸死蒋介石,趁乱夺取军政大权。
端纳一再告诫张学良,此时若杀掉蒋介石,中国必然大乱,这只对日本有好处;张学良主动要求随蒋去南京,目的在于证明自己是出于爱国,指控他搞兵变和谋杀完全是无辜的。
应该说眼光看深一层,颇为精警。
抗战烽火的浇铸
“九?一八”
日本军阀侵占了我东北三省之后,更随时在北平、天津、上海制造事端,以为威逼侵略的借口。
凡是中华男儿,稍有人心者,无不悲愤填膺,有宁为玉碎毋为瓦全、誓与敌偕亡的情绪,恰如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
抗战参谋制度的确立
国民革命军自黄埔建军以来,最早期,1925年及次年,尚无专门幕僚机构。
1928~1930年,即编遣会议和中原大战期间,设立参谋本部,是和军政部、训练总监部平级的军事机关,此建制延续到抗战前。
抗战军兴,部队经过分化整编,部队番号剧增,对抗日战争第一期的军队而言,则在国防最高会议之下,尚有大本营及所属各部。
又,军事委员会下辖军政部、军令部、军训部、军事参议院、军法执行总监部、政治部、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铨叙厅、后方勤务部。
另外还有九个大型战区,以及西安行营所属部队、驻闽绥靖公署所属部队、后方留守和绥靖部队,此时的参谋机构分属多个部门。
军事委员会下有参谋处随辇办公。
抗战中后期,兵种陡增,特种兵兵种以及海空军所属专门部队就有十六七种。
参谋机构仍然分属各部门。
抗战结束的次年军事机构大调整,成立国防部,在部本部外,并行参谋总部及所属各厅局,专事作战方面之幕僚作业,军事制度臻于相当完备的境地。
参照一下相去未远的前清时代,地方州县政官员的权力往往在实际操作上被幕友取代,“外掌守令司道督抚之事,以代十七省出治者,幕友也。”
(《皇清经世文编》卷二十五)而在中央六部,书吏则操持制造、核批公文的权力。
幕僚权力大、工作量大,是日常公务的事实处理者,乃是清代政坛的一个特征,将各级幕僚合算起来,那是一个庞大得惊人的数目。
但在军队转型的过程中,军事作战幕僚的养成,即一种成型的参谋制度,则是在抗战军兴以后才逐步建立的。
当时有一些不尴不尬的人物,新旧两头都不靠,因缘际会作了参谋,闹出不少笑话。
地方部队主官甚至有“认识字的做参谋,不识字的做副官”
的荒唐安排,有的旧幕僚竟把军用地图下边印有黑白相间的“比例尺”
,当成是“铁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