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甘介侯那时身任李宗仁驻美特派员,几乎是李宗仁唯一可以倚重的外交幕僚。
但两边讨好的事情究竟不易,后来他在美国上下其手,开罪蒋先生和美国共和党,因此心中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20世纪60年代中期,李宗仁秘密策划归国,这时给他写回忆录与其过从甚密的唐德刚,都丝毫不知风声。
因为美国联邦调查局要追查李氏与北京之间的搭线人,麦卡锡参议员所搞的白色恐怖,在知识分子之间,余悸犹存,而甘介侯与当年执政的共和党又有前隙,因此惶恐尤甚。
若非身处专制社会,他的竞争应属正常,他瞄准点是国务总理,在战时和大量的风流人物相较,他虽知难度,尚心存一丝希望。
甘介侯依托缥缈的美援向蒋介石叫板,基础就是虚无缥缈。
他的悲剧,根本上就已注定。
高宗武的低姿态
高宗武,他以青年智囊团台柱自居,力倡和平,仿佛遂了他的心愿,从了他的作为,就是和平的正路。
其实目光如豆,不知日本发动战争,蓄谋已久,并不听他的意志指挥。
故傅斯年痛骂之。
他是书生从政,兼有学者、公务员身份,故将胡适视为精神领袖。
他的作为,颇有自出机杼,自作主张,而期历史在其手上为之旋转的梦想。
因此他可算得是一种外交方面专业的国事幕僚。
1937年7月30日,胡适日记:到高宗武家吃午饭,萧同兹、程沧波、裴复恒,此皆南京之青年团矣。
谈国事,决定:一、外交路线不能断,应由高宗武积极负责打通。
二、时机迫切,须政治家担此大任。
次日又记,汪精卫找高宗武长谈。
此间,明确了青年智囊团之称呼。
高氏以日本专家自居自负,然其心理也甚搞怪,先埋下了投降的意识,投降要先抢一步,而不愿华北伪政权等抢他的头功。
后来,高宗武在美国对其学生说,我虽姓高,但我的意思却很低,遂得低调俱乐部之名。
高氏甚至认为1937年的上海“八?一三”
抗战破坏了他的和谈,气急败坏。
一个人不审至此,荒谬至此,实属罕见。
高宗武后来赴美,胡适对他颇为关照。
傅斯年在重庆闻之,大怒。
致信痛斥:“近日高贼宗武常住大使馆,先生本有教无类之心,以为此人有改过之迹,或因是耶?然此贼实为穷凶极恶,以前即知其妄——大有代办外交之势……而汪逆之至于此,皆高逆之拉拢也。
至于半路出来,非由天良,乃由不得志,且是政府已大批款买来的。
国家此时不将其寸磔,自有不得已之苦衷,先生岂可复以为人类耶?”
傅斯年查资料做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
,大开大合,斥骂丑类也是不留余地,堪称痛快,大学者究非寻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