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民国建立后的首度北伐,陈其美与黄兴是最重要的指挥者,他对于募款、武器、弹药、粮食的安排也表现他对军事的考量,孙中山先生说他“措置裕如,士无匮乏,此其于民国之功,故已伟矣”
。
机会不能从期待中得来,应该从创造中得来;即使一时不能成功,亦须创造一种大势,把中国引上进化之路,从陈其美所书写的铭文“死不畏死,生不偷生,男儿大节,光与日争。
道之苟直,不惮鼎烹。
渺然一身,万里长城”
中可以看出这样的志节。
孙中山先生的主要助手,同盟会时期是黄兴,国民党初期是宋教仁,而在中华革命党时期则是陈其美。
中山先生评论陈其美“于沪上握东南锁钥,其功最大,为吾党健者。
志意极为坚锐,掌总务,实能代弟任劳任怨”
。
他以为,革命,尽天职之事。
今破坏已终,建设方始,建设之道,不可无果。
1912年9月,北经京、津时,袁世凯问他的最后打算。
答曰:凡有倾覆共和者,我必然反对之;拥护共和者,我当拥护之。
其言葆有铁血味道。
应桂馨起先是陈其美的手下,陈公命其护送中山先生往南京。
应桂馨曾任卫队司令,又任司务长,而其贼性不改,买菜也要克扣几元几角。
后被胡汉民解职。
应桂馨回上海,加入共进会,成员多系青红帮。
其美也加入,目的为“余为之赞助,因青红诸帮革命出力不少,以黑暗之境导入光明,取名共进,亦主此义”
。
(《宋教仁血案》,57页)
陈其美惨淡经营,千难万折。
冒万死一生,斡旋中权,赤手反正,使长江上下游一气相衔,最终转移大局,民国之势力乃成,其功至伟。
他的手下,多以好男儿自居,身上散发愿为民族牺牲的志气,胸中廓然,只知有国、有民族,不问家业、子女、福禄。
好谈兵,好议论古今豪杰成败,其精悍之色,不啻当年岐山方山子。
其美本质上仍为一书生、报人,进攻南京时率领上万人部队,分多路进攻。
在当时,亦算大手笔。
辛亥年间攻取南京,军火置于首要,他命令江南制造局、龙华火药厂日夜开工,以应前线之需要,并督令制造局造炸弹,工匠赴前线即时修理可用枪炮。
他一开始即重视工兵基地。
他是文人的底子,军人的成色,当得起“有万夫不当之概,无一事自足于怀”
这一副他颇爱书写的对联。
郑逸梅记钱化佛口述历史,公推沪军都督之际,“有人说陈英士不过一新闻记者,没有军事知识,不能担此任;有人说民主国家……都督印遂归英士”
。
(《辛亥革命》第7册,80页)
结果他在一周内将张勋打出南京,逃至徐州。
二次革命后,党人陷入窘境,其美建议孙先生重视东北党务,以作振起、稳定北京,孙先生然之。
1914年年初,其美至大连,联络东北力量,其目的一是以身殉国的决心;二是到东北筹款。
中华革命党一事,使他与中山先生形如胶漆,观念完全服从中山先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