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1913年年末,从大陆逃亡到日本的一千多名党员需要安置。
孙先生此时创办行然军事学社及东京政治学校,培养打击专制的人才。
其美与之频繁见面会商,目的在秘密组党。
因按手印一事孙、黄不和,黄且谓有损人权,有失身份。
其美到处奔走,说服使人赞成。
他说:总理领导我们,我们都追随不上;总理如在山顶,我们如在半山,我这两年才算认识总理的伟大,却是太迟了。
(《陈英士先生纪念全集》上册卷三)
孙、黄闹僵后,黄兴赴美。
中山先生修书两通致之,黄兴回复其一。
中山说,望兄能静养二年,俾弟一试吾法(《孙中山全集》第3卷,91页)。
出语坦诚、磊落。
黄兴赴美后演说,有谓:“目的不是筹款,本人直接奉孙先生之命向美国转达他的意见。”
可见其气魄毕竟博大。
1915年2月,陈其美致黄兴信函,洋洋五千言,盼他服从中山先生,并析党情:分子复杂,薰莸同器,良莠不齐,龌龊败类,覆雨翻云……
关于誓约和手印事,陈其美也专门对黄兴解释:深有鉴于前此致败之故,多由于少数无识党人误会平等自由之真意。
中山先生说:党魁犹如傀儡,党员有似流沙。
迨夫外侮之来,意见摧败,患难之际疏同路人……若口是心非、貌合神离之辈,则宁从割爱。
一般人对按手印、发毒誓甚反感。
实则不然,按手印不一定解决真问题,但若真心干事情,按个手印又何妨?若终极目标在彼,则手印、发誓俱为形式,又有什么关系呢?它是起到约束、鉴别作用的一种不坏的方式。
他分析党人的涣散,思索有以凝聚的方法。
党派建设,是走向民主政治必须做的前期工作,无可非议。
但是,在大敌当前的局势下就建党分派,那可是不合时宜了。
过早地建立分支派别,不仅分散了斗争力量,而且党派多了,便形成了“三个和尚没水喝”
的局面。
各自心里有个小算盘,完全丢失了顾全大局的观念,工作上变得越来越消极。
秀才造反,重文弃武,难怪有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之讥。
回观历史,哪有纯粹秀才造反成功的故事?靠写几篇文章,请几个愿就能把独裁者赶跑,岂不成了怪事?万事图个阴阳平衡,闹革命也不例外。
文武兼备,刚柔相济,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其后,党人改变对袁世凯的糊涂认识,决议打击,于是武装斗争推到前台。
中山先生说:“国事未定,则吾人须有不可侮之实力。
直言之,即是武力。”
1915年夏天,遂组中华革命军,陈其美在上海又组东南军。
陈其美的一生,不畏势力单薄,奋力与举世滔滔之蟒蛇虫豸豺狼虎豹相周旋搏战。
他知行结合天衣无缝,充溢大气魄、详策划、细弥缝、力操作,其手腕可惊。
他忽南忽北,忽中忽外,参与机密,行侠仗义,奔波之繁,可想而知。
精力、智略皆有过人之处,而成时代耀目之符号,实为不知疲倦的职业革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