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并且这些演讲之间的间隔不过一两个星期时,听众就会觉得——太假了!
10班六位代表的理想职业,有刑侦专家、记者这些相对高大上、符合“三中学子平均梦想水平”
的,也有训犬师、城市园艺师这类十分冷门、但听起来也听有趣的,更有农业技术员、急救调度员这种,完全不在“三中精英学子标准理想职业列表”
里的。
初听,不少人觉得荒诞。
10班孩子的愿望,朴实得让人匪夷所思,却因为真实而显得弥足珍贵。
就连在教育理念上与高松然多有分歧的年级组长邵元虎,都不得不承认:10班,在高松然治下,比那些成绩更好的实验班,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气质。
一种独属于青年人的气质,一种“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的热忱。
当然,对生活的热忱,无法以邵老师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更无法变成对学业的热忱。
学业压力,在10班半数同学眼里是不存在的。
寒假作业依然难以上交,惹得林老师上物理课时恨铁不成钢地骂道:“瞧瞧你们,一个个在主席台上能说会道的,出尽了风头,怎么就不好好写作业呢?我布置的物理作业也就一本小册子而已,有那么难吗?”
“有——!”
后排的顾凯兴拖长了音,毫无廉耻地答道,又逗得全班哄堂大笑。
第160章10班只有一个独苗参加
高一下学期的第一项年级活动是英语口语大赛。
原本,10班根本没人报名。
不过,在赵华枫的拧头威胁下,英语课代表杨陶璐成了10班的独苗。
高松然也劝杨陶璐:“我是教英语的,结果咱们班连报名的都没有,多丢我面子?你是课代表,英语成绩又好,就给同学们做个表率嘛!”
杨陶璐有些不太自信。
虽然她的英语成绩可以算是10班数一数二的,但她知道,参加口语比赛的多数人,都是家境优越的孩子。
好一点的,暑假去国外生活一个月,成天浸泡在说英语的环境中;差一点的,也能聘请专业口语老师或者报口语课外班。
这些条件,杨陶璐家都不具备。
在她看来,自己学的是典型的哑巴英语,考试技巧有了,但实际运用起来还是一团糟。
高松然希望杨陶璐参加的真实原因,倒不是因为她英语课代表的身份。
只是高松然想利用学校活动这次契机,验证一下杨陶璐的天赋“异口”
,系统到底是不是按照“异口同声”
——同声传译这条解析思路走的。
三中的口语大赛办得隆重,分为多个环节。
预赛,每位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和主题演讲。
决赛就有趣多了,不光包括情景对话、小组讨论等需要选手之间合作完成的环节,还有像运动会时一样的年度特色项目。
去年,三中请到了一家澳国外企的人事经理,增加了一项比赛项目——模拟面试,考察参赛选手的临场表现与反应能力。
小道消息称,今年三中请到的嘉宾评委,是一名资深翻译家。
虽然干的是笔头工作,但在口语表达方面,此人也具有极深的造诣。
早年间,他翻译了不少国外小说、工具书,近些年,则把握住了网文出海的风口,搞起了中译英,作品广受外国年轻人的喜爱。
预赛阶段,嘉宾评委并未参与。
预赛只有自我介绍和主题演讲两个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口语发音以及流利程度,同时考察学生对待比赛的态度。
杨陶璐的英语发音是跟着课本磁带学的,标准但缺乏感情。
作为10班的独苗,她在赛前反复联系、熟练背诵了自己要讲的内容,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念了出来。
“水平一般,态度优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