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载《文明及其缺憾》(1930a,标准版,第21卷,第114页)的第五章,其中也对反犹主义做了讨论。
]
[303][在《“小汉斯”
的案例史》(1909b,标准版,第10卷,第36页注)的一个脚注中,弗洛伊德似乎第一次提到反犹太主义在阉割情结和割礼中的潜意识根源。
在1919年对列奥纳多(1910c,同上,第11卷,第95~96页注)的研究增补的一个脚注中,他重复了这一观点。
在《文明及其缺憾》中对反犹太主义的一个参考文献已在上面一个编者脚注中提到了。
但是,现在的这个讨论比任何讨论都精心得多。
这一主题再次成为弗洛伊德给一份巴黎杂志撰写的小文章的题目(1938a),该文在第291页。
]
[304]“反贯注”
,精神分析术语,指将原观念、冲动所负载的情感或心力,转移到相反的观念或冲动方面去。
——中译者
[305][或许可以说,这些简缩的话是在间隔很长时间之后,才最终在这里表现出来的。
除了在《精神分析新论》(1933a,标准版,第22卷,第71~72页)的第31讲中出现过几句话之外,自从15年前在《自我与本我》(1923b)中确定了心灵的结构以来,就完全不再使用了。
奇怪的是,在本著作中又把它们运用起来,这些与弗洛伊德在“描述性”
意义上的正常的实际做法大相径庭。
实际上,这些简缩的话也在《精神分析纲要》(1940a)的手稿中使用过。
在那部手稿中各种简缩的话特别常见,当然,在弗洛伊德的正式印行的书里便不见了。
]
[306][但是,在后面(第116页以下)我们将发现对超我所做的一些讨论。
]
[307][在《精神分析新论》(1933a)第31讲中做了更全面的说明。
]
[308][正如弗洛伊德在《超越快乐原则》(1920g,标准版,第18卷,第24页)和《自我与本我》(1923b,标准版,第19卷,第19页)中以同等分量的说明所解释的那样,这个单一的点就在于知觉系统中,无论在解剖学上,还是在弗洛伊德的心理玄学上,它都被视为大脑皮质的。
]
[309][对这个问题所做的较长的技术性讨论,可参见《论潜意识》(1915e)这篇心理玄学论文的第七部分。
]
[310][在这里以及在这一段的其余部分使用的德文词是“Instinkt”
,而不是“Trieb”
。
]
[311][德国诗人席勒(Schiller)的诗《希腊的神祗》。
]
[312][在这一节中关于“古代遗产”
的讨论是迄今为止弗洛伊德作品中最长的。
在心理生活中由遗传和经验所起的有关作用问题,当然是一个从最早期开始就一再讨论过的一个主题。
但是,关于可能存在着实际的祖先经验的遗传,这个独特的观点在弗洛伊德的作品中是较晚才出现的。
在《图腾与禁忌》(1912~1913)中必然要提出祖先经验的传递这个问题。
在那本书中弗洛伊德问道,“一代人为了将其心理状态传递给下一代,他使用的方式和手段是什么呢?”
(标准版,第13卷,第158页)在这一段话中他的回答是不明朗的,尽管他似乎认为,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一代人向另一代人有意识地和无意识地口头交流来解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