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一神教的种子在埃及没有成熟。
如果以色列人放弃了沉重而严格的宗教,同样的事情也会在他们当中发生。
但是,从犹太人中经常出现这样一些人,他们复活了正日趋衰败中的传说,更新了摩西提出的训诫和要求,他们锲而不舍,直到把失去的一切重新建立起来。
经过几百年的不懈努力,终于经过两次伟大的改革,一次发生在巴比伦的流亡之前,另一次在其后,完成了从普及之神耶和华向上帝的转变,摩西强迫犹太人崇拜的就是这个上帝。
在已成为犹太民族的人民群众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心理倾向,其存在可由这个事实来证明,他们能够造就如此众多的个体,准备承担起摩西宗教的重担,以作为对成为上帝特选子民的报偿,或作为对其他具有类似程度的奖励进行的报偿。
(三)理智的进展[319]
为了在一个民族中产生持久的精神结果,仅担保他们是神的特选子民显然是不够的。
若要使他们相信它,并从这种信念中得出结论,也必须以某种方式向他们证明这一事实。
在摩西的宗教中,“出埃及记”
就是这样一个证据:上帝,或以摩西命名的上帝,一直不厌其烦地以此作为他偏爱犹太人的证据。
为了保持对该事件的回忆,他们开始过“逾越节”
(thePassover),或者毋宁说,在一个早已形成的节日中插入了对那一事件进行回忆的内容。
然而,这只不过是一种回忆:逃出埃及只能属于朦胧的过去。
目前,上帝偏爱他们的迹象无疑是十分缺乏的。
该民族的历史表明他们已失去了上帝的宠爱。
如果各原始民族的神祗没有尽到他们的责任,没有保证他们取得胜利、获得幸福和舒适,那么,原始民族就会经常废黜他们的神,或者施加惩戒。
在每一个时代,国王们所受到的对待和神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
于是便揭示了一种古代的同一性:即他们是同根同源的。
这样,假如现代人的国王由于被打败而丧失了王权,并相应地进行割地赔款,那么,现代人照例会把他们的国王赶下台。
但是,为什么以色列民族越是受到他们的上帝的虐待,就越是顺从地依附于他呢?——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暂时搁置一旁的问题。
这可能激发我们去探究,这个民族除了由于意识到自己是上帝特选子民,因而提高了他们的自尊心之外,摩西的宗教是否并未给他们带来任何别的东西呢?确实,人们轻易地便可发现另一个因素。
这个宗教也给犹太人带来了关于上帝的更为崇高的观念,或者,我们可以更谦虚地说,带来了一个更崇高上帝的观念。
凡相信这个上帝的人,都能分享到他的伟大,都感到自己也变得崇高了。
对于一个不信教的人来说,这并非完全不言而喻;但是,如果我们指出,一个身在异国的英国人,虽然由于异国发生叛乱而感到很不安全,但他却感觉到一种优越感——这种情感在欧洲大陆的任何小国市民中是完全不存在的——那么,对这一点我们或许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因为这个英国人依赖的是这一事实:即如果他的一根头发受到伤害,他的政府就会派军舰前来,叛乱者对此也十分明白——而小国却根本没有军舰。
由此可见,对大英帝国之伟大所感到的骄傲,和在每一个英国人心中所感受到的更大的安全性——即受到保护——的意识,是有其共同根源的。
这可能类似于一个伟大上帝的观念。
而且由于一个人不能求助于上帝来管理世界,因此对上帝之伟大感到的自豪就与被上帝所选中的自豪融合在一起了。
在摩西宗教的戒律中,有一个戒律比初看上去更为重要。
这就是禁止制作上帝肖像的戒律——强迫人们崇拜一个看不见的上帝。
在此我认为,摩西比阿顿神教更为严厉。
或许他只是想与阿顿神教取得一致:他的上帝在这种情况下既无名字又无面容。
或许这是反对滥用巫术的一种新策略。
但是,如果这个戒律被人们所接受,它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因为它意味着,和所谓抽象观念相比,感知觉处于次要地位了——这是理智性对感官性的胜利,或者严格地说,是一种伴有其必要的心理学结果的本能性放弃。
乍一看这似乎没有明显的说服力,要想使它具有说服力,则必须回顾一下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同样特征的其他过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