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121][参阅《精神分析导论》(1916~1917)第22讲和第23讲。
]
[122][弗洛伊德在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中提交的关于本专题的论文(1912f)中最全面地阐述了**,在那里还提供了一些别的说明。
]
[123][参阅第133页。
]
[124]原文u疑为a之误。
——中译者
[125][参阅《论自恋》(1914c)第二节。
]
[126][这种观点早在《禁忌与童贞》(1918a)中就讨论过。
]
[127][弗洛伊德似乎是在《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1921c)第六章的注脚中第一次提出这个观点的,他又在《精神分析导论》(1916~1917)第13讲和《文明及其缺憾》(1930a)第五章中重申该观点。
上述第66页所举的实例表现了可能存在的例外。
]
[128][参阅《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1921c)第十二章中的有关论述。
]
[129][参见《精神分析运动史》(1914d)。
]
[130][是指勃兰兑斯(GeBrandes,1842~1927),著名的丹麦学者。
弗洛伊德一直对他很钦佩,弗洛伊德1900年3月在维也纳听过他的讲演。
他按照妻子的建议,热情地把《释梦》(1900a)送给下榻旅馆的布兰戴斯;但不知道是否有所反响。
参阅弗利斯信131(弗洛伊德,1950)。
琼斯在其传记(1957)第3卷中提及他们的会晤(发生于1925年),弗洛伊德在1927年4月19日给他侄子的一封信中再次论述此事(弗洛伊德,1960a,信229)。
]
[131][弗洛伊德对阿德勒观点的批判主要见于他的《精神分析运动史》(1914d)中,在该书的编者导言中,为弗洛伊德作品的另外段落提供了一些说明,在那些文章中材料已经有所论述。
可能令人吃惊的是,在当时讲演中,他并未提及荣格的背叛,除了在后面第143页上有小小的不明确的暗示,而且,弗洛伊德希望读者把阿德勒的观点放于首位。
这与《精神分析运动史》(1914d)中的某些评论相一致,在该书中,他说:“在这两种正在争论的运动中,阿德勒的观点无疑更为重要。”
]
[132][该镇原名弗莱堡(Freiberg),后更名为普莱波(Pribor)。
]
[133][参阅《精神分析导论》(1916~1917)第24讲。
]
[134]华伦斯坦(1583~1634),三十年战争期间德皇军队的统帅。
——中译者
[135]“Weretheideanotsodedclever,I'dbeiocallitreallystupid”
[136][更通常的形式是(来自于特伦施[Terehomiiae(Asmanymen,Somanyopinions)”
]
[137]暗指荣格,瑞士著名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后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另创分析心理学。
——中译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