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我大胆地假定一种目的即使受了长时间或许是很长时间的阻止,得不到表达,说话者因此极力拒绝,但它仍可以在失误动作中得到表达。
即使你们撇开第三组的问题不管,你们也必定能从其他两组例子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对说话者说某事的意图的压制是口误发生所不可缺少的条件。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特殊的条件必须在前,以便这种干预或妥协出现,但我们还不能形成它们可能是什么的任何概念。
我也不认为,通过对失误动作的更加深入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未知的因素。
然而,首先对心理生活的其他模糊领域做彻底的研究是必要的:只有通过这些研究而得到的类比,才能使我们敢于对有关失误动作的进一步说明做出必要的假定。
再者,用小小的迹象做研究的指导,像我们在目前的领域中所经常习惯做的一样,会带来自身的危险。
有一种心理疾病叫“联合妄想狂”
(亦译“联合偏执狂”
,binatoryparanoia),该病对小的迹象的利用超过了限度,我当然并不主张建立在这种基础之上的结论总是正确的。
我们只能通过广泛依据于我们的观察事实,通过从变化多样的心理生活中积累类似的印象,来防止这些危险。
因此,就这一点来说,我们现在要离开过失分析。
但有一点需要你们注意:你们要牢记我对待过失现象的方式,把它当作一种模式。
从这个例子中,你们可以了解到我们心理学的目标。
我们不仅描绘和区分现象,而且要把这些现象看作是内心各种力量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的标志,是彼此并存或彼此对立的有目的的意图的标志。
我们关心心理现象的一种动力观(adynamicview)。
在我们看来,所观察到的现象在重要性上必须让位于仅仅是假说的倾向。
因此,我们不再更加深入地研究失误动作,但我们仍需要对这个领域的内容做概要的考察。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再次遇到我们已知道的东西,同时也将发现一些新的事实。
在这个考察中,我将按照我开始时所提出的三组区分展开[48]:(1)口误及其同类的形式(笔误、读误和听误等);(2)遗忘(按照遗忘的对象分为忘记专名、忘记外语单词、忘记意图或印象等);(3)贻误行为(buions)、误放和遗失等。
我们至今所关注的错误部分属于遗忘,部分属于贻误行为。
最普遍、最简单和最琐碎的口误是凝缩和前音,它们出现于言语的无足轻重的地方。
例如,在一个长句中,一个人也许出现这样的口误,即先说的词影响到了他想说的后一个词,给人的印象是不耐烦地结束了句子,这通常也证明了对所做的交流或所说的话很反感。
这样,我们就到达了边缘地区,其中精神分析的口误观和一般的生理学口误观之间的区分就彼此消融了。
据我们的假定,这些例子中,干扰说话意图的目的是存在的,但这只能表明它的存在,而不能表明它的目的是什么。
它所造成的干扰,或者是由于语音的影响,或者是由于联想的关系,都可以看作是将注意力从要说的话的意图移开的结果。
但是这种口误的实质既不在于注意的分散,也不在于其所引起的联想的倾向,而在于干扰原来意图的其他意图的存在。
这种干扰意图的本质不能从它的后果中猜测,这和其他很好确定的口误的例子不同。
我现在来谈一下笔误。
笔误和口误十分相近,我们对于它们没有什么新的观点。
或许我们可以取得一点小小的进展。
极为普通的小小笔误,包括凝缩和前词影响后词(特别是最后的词),同样表明写字者不喜欢写字或缺乏写字的耐心。
更为显著的笔误可使人们认识到干扰目的的本质和意图。
如果人们发现信中的笔误,人们一般知道写信者那时具有某些问题,但人们一般不能发现他内心到底如何。
笔误和口误相同,时常被作者所忽视。
下面是一个值得人们注意的观察实例。
我们知道,有些人在发信前习惯于再看一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