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附件中列出申报条件,其中一条格外醒目:“鼓励基于社区自治、去中心化架构、尊重多元文化表达形式的数字工具参与评选。”
虽未提及Phoenix-Lite,但所有人都明白,这是破冰的信号。
“我们要申报吗?”
林浅问。
“当然。”
王曜答得干脆,“但不是以公司名义,也不是以我个人名义。
提交单位写‘凤凰社区全球用户自治委员会’,发起人名单放满一百个真实用户名,从青海牧民到深圳外卖员,从南非留学生到新疆戍边战士。”
“这样真的有用?”
“不一定能通过。”
王曜望着窗外,“但它会让上面的人意识到:这不是一个人的反抗,而是一群人的觉醒。”
申报材料递交当晚,甘微发现一件怪事。
Phoenix-Lite的后台日志显示,过去十二小时内,全球新增了七百多个自发形成的P2P中继节点,其中三分之一位于中国大陆境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内部。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节点之间形成了一个闭环加密通信网络,使用的是LifeOS2.0中的隐藏协议??MESH-LINK,原本只为极端环境下应急设计。
“有人在帮我们织网。”
她低声说。
“不是有人。”
王曜摇头,“是我们自己。
只是有些人,还没意识到他们已经是‘我们’的一部分。”
又过了几天,艾力江的母亲来到北京。
她不会手语,也不懂技术,只是一个普通的维吾尔族妇女,靠卖烤馕维持生计。
但她带来了儿子这半年来的全部手语日记录像,整整三十七段,存放在一张磨损严重的SD卡里。
她在B3层坐了一整天,看着热娜一行人逐段翻译、归档、录入数据库。
中途,她突然起身,走到林浅面前,双手合十,深深鞠躬。
“我不知道你们是谁。”
通过翻译软件,她说,“但我儿子现在每天回家都会笑着比划些什么。
邻居说他变了,可我知道,他是终于找回了自己。”
她走时留下一句话:
>“请继续让他说话。
哪怕有一天你们倒下了,也让他的手,还能动。”
那天夜里,王曜做了一个决定。
他在开发者后台启动了一个名为“种子广播”
的功能:每当用户连续使用Phoenix-Lite满三十天,系统便会自动将一份精简版LifeOS核心代码打包成伪装文件(如普通图片或音频),嵌入其日常分享的内容中。
一旦另一个安装了Phoenix-Lite的设备接收到该文件,即可触发解码并完成静默升级。
这是一种病毒式的传播,却承载着最纯净的意图??让自由表达的能力,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随风飘散,落地生根。
他知道,审查机制或许能封锁服务器,删除应用商店条目,甚至逮捕关键人物,但它无法追踪每一幅家庭合影里的隐藏代码,也无法阻止一个孩子把手语视频转发给远方的朋友。
文明的火种,从来不在庙堂之上,而在人间烟火之中。
一个月后,国际电信联盟(ITU)在日内瓦召开“数字包容与弱势群体赋权”
专题会议。
中国代表团提交了一份非官方附录文件,题为《基于边缘智能的手语识别系统在偏远地区应用实证研究》,全文引用了云南马吉乡的演示报告,并附有多段未经剪辑的手语视频。
尽管发言代表未提及项目名称,但熟悉内情的外媒记者立刻认出:那正是Phoenix-Lite。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