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陈尼丸说:“别有些儿奇又奇,心肾原来非坎离。
精神魂魄心意气,观之似是而实非。”
吕公说:“四大一身皆属阴,不知何处是阳精?”
又说:“莫执此身云是道,独修一物是孤阴。”
提朗禅师问石头:“如何是佛?”
石头说:“汝无佛性。”
无业禅师相貌英俊伟岸,见到马祖,马祖说:“巍巍佛堂,其中无佛。”
有僧人问于善觉禅师说:“狗子还有佛性?”
善觉禅师说:“我非众生。”
僧人又问:“既然不是众生,难道是佛吗?”
禅师说:“不是。”
“那究竟是什么东西?”
禅师说:“也不是东西。”
僧人问:“可以思考见到吗?”
禅师说:“思之不及,拟之不得,所以说不可思拟。”
在杏坛的性,没有什么是得不到的,然而听到子舆养气却感到困难,这是说三教圣人都不执着于心就是道,一定要达到格物致知的极致境界。
如果把《心经》理解为即心即佛,那就是不理解色空、空色的妙处了。
这其中的妙处不可以用言语文字来传授,所以行者“再不作声”
。
然而非心非佛,不是可以用心去领悟的,一定要等待师父传授之后才能知晓。
所以当年给孤长者用黄金做成砖,铺满了园地,才买到太子祗园,请得世尊说法,这其中不可轻易传授的道理就是如此!
天下有多少读这些文字的人,肚子里却是空空如也,又有谁能明白呢?实在是令人深感悲哀可惜!
如果把这些空空的冷语,认为是文人孟郊、贾岛之类的消闲之语,那就太浅显了,浅显得不能再浅显了!
,!
文中提到“百脚山”
,这是隐含地表示在纯阴的地方是不可以行动的;说出“鸡鸣关”
,这是表示需要等待一阳来复的时候。
“此时上弦月皎”
,这是明确地指示出道体所在的地方。
“忽有道人来报:‘老师到来矣。
’”
这是引领到给孤园说法的地方,在赏月而行的过程中,静下心来倾听,忽然听到了悲切的声音。
“悲”
字,是“非、心′”
;“切”
字,是“刀圭之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