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那是X3在高纬度地区的部署节点,用于极地科考、边防巡逻与应急医疗。
一个月后,迪拜。
正阳中东总部正式挂牌成立。
阿卜杜拉赫曼副局长代表沙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承诺未来五年采购两万辆X3用于城市安防、沙漠救援与智慧城市巡检。
仪式结束后,一位年迈的贝都因酋长拄着拐杖走到林正阳面前,用阿拉伯语说:“我的孙子每天坐你们的校车上学。
他说车会唱歌,还会讲故事。”
老人眼里闪着光,“谢谢你,让沙漠的孩子也能看见世界。”
林正阳弯腰致礼,让人翻译道:“不是我们在改变他们的命运,是他们教会我们为什么要造这辆车。”
国内方面,“绿洲行动”
持续推进。
库布齐沙漠的胡杨林成活率达71%,光伏阵列下方植被覆盖率从去年的不足5%升至34%。
生态学家称之为“人类首次实现人工干预下的荒漠正向演替”
。
更令人振奋的是,梯次电池储能系统成功支撑起一座微型海水淡化站,日产淡水三百吨,可供五百人饮用。
当地政府计划以此为基础建设首个“零碳沙漠小镇”
。
然而,暗流从未停止。
十月初,德国某智库发布报告,质疑正阳在非洲市场的扩张“带有隐蔽的地缘政治意图”
,并影射其技术输出可能影响当地政权稳定。
紧接着,几家西方主流媒体跟进炒作,标题耸动如《中国的电动车,正在非洲播种数字殖民》。
陈璐紧急召开公关会议,建议强硬回应。
林正阳却摇头:“不,我们要用事实说话。”
他下令制作一部纪录片,名为《车轮上的光》。
摄制组深入肯尼亚、卢旺达、尼日尔等地,记录X3如何成为乡村教师的流动教室、牧民的通信基站、疫区医生的运输工具。
镜头里,一名坦桑尼亚女孩坐在太阳能校车上朗读英语课文,窗外是辽阔草原;马里的电工爬上车顶检修电路,笑着说:“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拥有不间断电源。”
影片上线一周,全球播放量破亿。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主动联系,希望将其作为“可持续发展目标”
宣传素材。
连最初质疑的德国记者也发文道歉:“我们错把善意当野心,是因为习惯了用霸权逻辑理解世界。”
年底前夕,一件意外之事发生。
云南怒江卫生院传来消息:普秀英医生在一次夜间出诊途中遭遇山体滑坡,X3自动启用了“生命优先模式”
??关闭非必要系统,集中电力维持呼吸机与卫星通讯,并通过AI预判最佳救援路径。
最终,她和病人双双获救。
事后检查发现,车辆动力电池只剩3%电量,但核心系统始终未断电。
林正阳立即飞往当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