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会上,他当众撕碎了一份原定于秋季发布的商业化路线图。
“看来他们是铁了心要把我们憋死在摇篮里。”
他目光冷峻,“那就别怪我们掀桌子了。”
三天后,东科对外宣布:联合国内十余家材料企业成立“光启联盟”
,共同研发全系列半导体制造耗材。
同时开放“盘古”
部分底层接口,邀请全球开发者参与适配驱动程序开发。
此举引发连锁反应。
欧洲多家开源社区积极响应,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率先提交了首个显卡驱动补丁;印度一群年轻工程师自发组建移植小组,尝试将“鸿蒙OS”
移植至低成本教育平板;甚至连硅谷都有华人工程师匿名贡献代码,附言写着:“我在异乡,心仍向东。”
秋天的第一片落叶飘下时,“盘古”
系统正式进入国家电网调度中心试点运行。
这是全球首个将国产全栈技术应用于超大规模电力网络的核心控制系统案例。
三个月试运行结果显示,故障响应速度提升5.3倍,全年预计节省运维成本超二十亿元。
年底,工信部发布《中国基础软件发展白皮书》,明确提出以“盘古”
体系为核心,推动建立国家级信息技术自主创新标准框架。
全国二十八个省市启动“信创云”
建设,统一采用鸿蒙OS作为政务云底座。
又是一年春至。
2029年4月1日清晨,贵州平塘天文台。
一座新建的数据中心静静地卧在喀斯特地貌的怀抱中,屋顶镶嵌着巨大的太极图案。
这里将成为“盘古”
系统的首个天文观测专用节点,直接连接FAST天眼望远镜阵列。
启动仪式上,蒋滔亲手按下电源键。
巨型屏幕上,数据流如银河倾泻,实时处理来自宇宙深处的脉冲信号。
系统自动识别并分类了三颗疑似系外行星的目标源,全过程耗时仅1.7秒。
现场掌声雷动。
记者问他此刻最想说什么,蒋滔望向星空,声音平静却有力:“四十六年前,一群人在昏暗的机房里梦想做自己的操作系统。
今天,我们的系统正在帮人类寻找另一个地球。
这条路很难,但我们一直相信??只要不停下脚步,就没有到不了的远方。”
当晚,鸿蒙社区论坛悄然更新首页横幅。
没有广告,没有公告,只有一行缓缓滚动的文字:
【谨以此刻,献给所有在黑暗中执灯前行的人。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