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国务院特批专项资金,并成立跨部委协调小组,保障关键资源供给。
更重要的是,一批老科学家陆续站出来发声。
其中一位曾在“昆仑”
项目中担任副总工的院士公开撰文:“我见过太多半途而废的伟大构想。
这次,请让我们走到最后。”
春风拂过南方大地时,“盘古”
已完成第二阶段目标:首款全自研64核服务器CPU原型设计完成,命名为“盘古?元灵”
。
其最大特色在于内置“可信执行矩阵”
,可在硬件层面实现应用级沙箱隔离,性能损耗不足传统虚拟化的十分之一。
更令人振奋的是,搭载“元灵”
模拟器的“鸿蒙OS3.0Alpha版”
成功启动,并流畅运行数据库、Web服务器等基础服务组件。
开机画面不再是简单的LOGO,而是一幅动态星图??随着系统加载进度推进,一颗颗星辰依次点亮,最终汇聚成北斗七星的形状。
蒋滔盯着屏幕看了许久,忽然转身对助手说:“加一句启动语。”
片刻后,代码提交记录显示新增一行字符串:
【此光不灭,照我征途。
】
夏季来临前,东科与中科院微电子所合作,在上海张江建成国内第一条7nm中试产线。
尽管良率初期仅12%,但每一次流片都积累了宝贵数据。
第七轮试产时,良率跃升至68%,首批“元灵”
芯片正式封装出厂。
开机动态测试当天,整个火种舱第五层挤满了人。
屏幕上倒计时归零,电流注入硅基底的瞬间,示波器波形平稳上升。
“BIOS自检通过。”
“内存初始化完成。”
“PCIe枚举成功。”
“内核加载……成功!”
欢呼声炸响。
有人抱头痛哭,有人冲出去点燃早已准备好的烟花。
蒋滔静静站着,手指轻轻抚过那枚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喃喃道:“老师,您看到了吗?中国的指令,终于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奔跑起来了。”
然而胜利尚未到来。
就在发布会筹备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供应链危机爆发。
某关键光刻胶供应商突然终止合作,理由是“接到上级监管部门通知”
。
备用渠道排查后发现,几乎所有国际厂商都在同一时间段对中国客户实施隐性封锁。
李东陵亲自飞往日本、荷兰斡旋无果,回国后召集紧急会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