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我把灰烬收了起来,装进玻璃瓶,放在枕头底下。
老师,灰也能发芽吗?”
另一封来自福建沿海,一位退休女教师说:“我教了一辈子语文,从没敢讲林素心的名字。
现在我每天读您的书,像补一场迟到了五十年的课。”
她把信一一编号归档,忽然发现角落里有个未拆的牛皮纸袋,邮戳模糊,寄自云南某偏远乡镇。
打开后,里面是一叠泛黄的练习册,封面写着“女子速成识字班?1958年冬”
,内页密密麻麻全是铅笔字,字迹由歪斜渐趋工整。
最后一页,一行红笔批注跃入眼帘:
>“进步甚快,可堪造材。
??林素心”
她的呼吸骤然停滞。
这不是复印件,是原件。
母亲的手迹真实地落在纸上,墨色沉静,力透纸背。
她颤抖着翻到最后一页附信,是一位老人用钢笔写的:
>林老师:
>
>我是当年那个“桂花”
。
您教我们认的第一个词是“人”
,您说:“女人也是人,不是谁的附属。”
后来您被带走,我们全班跪在校门口哭喊。
他们不准我们送,就把您写的字条偷偷塞进您衣兜。
>
>这些年,我当过赤脚医生,办过村小,也送女儿上了大学。
我一直留着这些本子,等一个能公开说您名字的时代。
>
>现在我八十二岁了,眼睛快看不见了。
但我孙女在读您的书,她说要考师范大学。
我把这些交给您,也算把火种传下去了。
>
>桂花敬上
泪水无声滑落,滴在“人”
字上,墨迹微微晕开,像一颗正在融化的星。
当晚,她召集核心团队开会。
除了陈砚、苏晓,还有两位新加入的年轻学者??一位是研究女性口述史的博士生,另一位是从凉山走出的公益律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