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艾米丽则在伦敦筹建“东方记忆基金会”
,致力于抢救散落海外的华人家族文献。
她在一次演讲中说道:
>“我的母亲烧掉了三十年的日记,以为这样就能保护我。
可她不知道,真正的危险不是记忆,而是失忆。
今天我站在这里,不仅代表我自己,也代表所有在沉默中长大、又在觉醒中重生的孩子们说一句:我们回来了,带着你们不敢说的话。”
某日黄昏,陈砚独自漫步至哑桥。
裂痕中的石碑已被雨水洗得发亮,字迹愈发清晰。
他坐在桥头,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写下一段话:
>“这个时代最深刻的革命,不在街头,不在议会,而在一顿晚饭的饭桌上。
当孩子问‘爸爸,那时候真的饿死很多人吗’,而父亲不再回避,而是放下筷子,认真讲述祖母如何靠挖观音土活下来??那一刻,历史便完成了交接。”
忽然,一阵孩童笑声传来。
几个放牛归来的乡下孩子正趴在桥栏上看溪水。
其中一个指着水中倒影惊呼:“快看!
桥底下有字!”
众人凑近水面,只见夕阳斜照,波光潋滟之间,竟映出一行平时看不见的文字:
>“言路通处,即是故乡。”
孩子们不懂其意,却本能地齐声念了出来。
声音清脆,随水流漂向远方。
当晚,归名书院遗址上空出现奇异天象:九颗星辰缓缓移动,组成一朵盛开的海棠形状,持续整整一夜。
天文台无法解释,民间却流传开来??那是静语窟化作的星图,守护所有敢说真话的人。
一个月后,教育部正式宣布:《春色满棠》被列入全国中小学推荐读物目录,配套课程将在三年内覆盖所有省市。
消息传来那日,陈砚收到了一封信,没有署名,只盖着一枚褪色邮戳,来自西南边境某个早已撤销的劳改农场。
信纸粗糙,字迹歪斜:
>“我在这里待了十八年。
每天都在想,有没有人记得我。
今天,孙子带回来一本书,说是我年轻时教过的课文。
他指着一句话问我:‘爷爷,这是您写的吗?’
>我哭了。
原来我还活着,在别人心里。”
陈砚读完,望向窗外。
春风正掠过山岗,吹动一片新绿。
棠树虽已隐去,但泥土之下,根脉绵延,生生不息。
他知道,这场春天,才刚刚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