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一个雨天的下午,店里没有客人,陈爷爷望着窗外的雨丝,突然说:“小李,你知道我为什么经常来你们店吗?”
李苏给他续上茶:“因为我们的点心合您口味?”
“这是一方面。”
陈爷爷摩挲着茶杯,“更重要的是,你们这家店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时光。
那种邻里相亲、互帮互助的温暖,现在很少见了。”
他叹了口气,讲述起自己的故事:儿子一家在国外定居,老伴五年前去世,如今独居在附近小区。
“有时候一整天,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李苏心中一动:“陈伯,要不您来当我们店的特约文化顾问?我们正好想深化传统文化这块。”
老人的眼睛顿时亮了:“真的可以吗?”
于是,七十岁的陈爷爷成了“家滋味”
的常驻文化顾问。
他不仅帮忙策划了“二十四节气点心系列”
,还开设了免费的国学小课堂,每周六下午在店里给孩子们讲古诗词和历史故事。
“这叫‘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陈爷爷教孩子们念《诗经》时,容意就会端出对应的桃子形状点心。
最让人感动的是,在陈爷爷的牵线下,社区里好几位独居老人都找到了发挥余热的机会:
会书法的王奶奶在店里教写春联,擅长园艺的刘爷爷帮忙打理后院的小菜园,曾经是音乐老师的赵奶奶组织起了老年合唱团……
“家滋味”
渐渐成了社区的文化沙龙。
每个走进店里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五月的一个傍晚,陈爷爷的儿子从国外回来看他,发现父亲正在给一群孩子讲《论语》,精神矍铄的模样与之前视频里判若两人。
“爸,您看起来年轻了十岁。”
儿子感慨道。
陈爷爷看着店里其乐融融的景象,眼含泪光:“这里让我找到了家的感觉。”
端午前夕,在陈爷爷的建议下,“家滋味”
举办了“粽香话端午”
活动。
不同年龄的客人坐在一起包粽子、佩香囊,听老人讲述端午的古老传说。
活动结束时,陈爷爷拉着李苏的手:“谢谢你们,让我这个老头子还能发挥点作用。”
李苏反握住老人布满皱纹的手:“该我们说谢谢才对。
您给店里带来的,是金钱买不到的财富。”
那天晚上,李苏的系统提示音响起:
【社区凝聚力提升至新高度,触发隐藏成就:文化传承的桥梁。
奖励:传统技艺领悟力提升(全员受益)。
】
月光下,李苏看着后院其乐融融的景象——小雨在教陈爷爷用手机软件学外语,安安和呦呦在练习新学的毛笔字,容意和程奶奶、邱奶奶几位老邻居在研究新点心配方……
她突然明白,真正的“家滋味”
,不仅是食物的味道,更是这种代代相传、邻里相亲的人情味。
而这份味道,正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续写着新的故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