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深度体验化:他们将每周六的“传统美食体验日”
全面升级为“非遗小课堂”
。
不仅限于品尝,更让报名者(尤其是亲子家庭)在老师傅的指导下,亲手参与一道点心中最核心的一个小步骤(例如给糕干点印),并颁发一张由指导老师签名的“小小传承人”
证书。
这种沉浸式体验带来了极高的口碑传播和顾客黏性。
一个小女孩举着“小小传承人”
证书兴奋地喊:“妈妈你看!
程奶奶夸我学得快!”
故事视频化:李唐为每一位老师傅拍摄了精致的微型纪录片,讲述他们的人生历程与手艺故事,视频结尾是师傅们对顾客的真诚寄语。
程奶奶对着镜头有些害羞:“我就是个普通老太太,就会做点点心……”
但说起手艺时,眼中满是光彩。
这些充满人情味和岁月沉淀的视频,是无法被抄袭的宝贵资产。
社区归属感:他们甚至在店内设立了一面“家友墙”
,张贴顾客们与“家滋味”
点心合影的笑脸,以及他们分享的自家美食记忆。
“家友墙”
贴满顾客笑脸。
一位老爷爷指着照片对孙子说:“看,这是爷爷第一次给你买糕干的时候!”
这让顾客从单纯的购买者,变成了品牌叙事的一部分。
模仿者终究如昙花一现。
缺乏真正的技艺支撑和情感投入,他们的产品经不起对比和时间的考验。
几个月后,那几家模仿的网店销量锐减,门面也悄然关闭。
而“家滋味”
在这场风波中,因祸得福。
它更加清晰地定义了自己——它不仅仅是一个卖特产和点心的商店,更是一个活态的、社区共同拥有的文化传承品牌。
商标注册证书终于被郑重地挂在了店内墙上。
程奶奶摸着证书感慨:“这张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咱们的心在一起。”
但所有人都明白,那张纸远不如后院传来的笑声、老师傅手上的老茧、以及顾客口中那句“还是你们这儿的味道正”
更有分量。
一天,程奶奶看着店里川流不息的顾客,轻声对李苏说:“丫头,经过这一遭,我倒想通了。
以前怕手艺外传,现在巴不得知道的人越多越好。
只有大家都认、都要,这好东西才真正丢不了。”
李苏挽住奶奶的胳膊,甜甜地笑了。
她明白,她们守护的,不仅仅是一个品牌,更是一份需要被广泛认知和需求才能活下去的文化火种。
这场品牌挑战,让“家滋味”
完成了从“小家碧玉”
到“大家风范”
的蜕变,根基扎得更深,目光也投得更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