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阶下百官神色各异。
孙幽古沉吟片刻:“若真如齐王所言,此事确需早定。
臣请陛下准三司会审,其余二事,容百官再议。”
桂宁侯脸色微沉,按捺未言。
钱尚书站在班中,指尖微紧。
皇帝在御座上目光流转,见百官肃立、齐王持重,终于颔首:“既如此,准齐王所请。
三司即刻会审,其余二事,百官各抒己见,今日一并议决。”
“谢陛下!”
齐王再拜。
承光殿内,议论之声渐起,午朝就此开议。
齐王出班奏道:“请陛下传杜之贵。”
皇帝道:“那就传杜之贵吧。”
杜之贵至承光殿,扑通一跪:“罪臣拜见陛下!
罪臣拜见陛下!”
皇帝道:“齐王,你可以发问了。”
齐王上前一步,沉声道:“杜之贵,你在大理寺言之凿凿,称自己在城阳三年‘有功无过’。
本王且问你——你当真有功无过?”
他抬手,将一纸供词掷在杜之贵面前:“你这字据,桩桩件件颇有疑点。
供词虽画押,却多有避重就轻、含糊其辞之处,不足为凭。”
又道:“你既已赴任扬州,那好——你在城阳任太守不过三年,如何能骤升扬州刺史?扬州刺史乃一方要员,秩在三品,关乎漕运军政、财赋民生,非寻常迁转可比。
你一个四品下的官,凭何短短三年便能越级而上?你且道出,这升迁的缘由究竟是什么?”
杜之贵被这一连发问,竟一时语塞,脸色由白转青,又强撑着挺直脊背,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几分干涩却故作镇定:“各位大人、重臣,容罪臣一言——罪臣在城阳三年,绝非无功无过,只是那些所谓的‘罪状’,多是捕风捉影、恶意构陷!”
他抬手抹了把额头的冷汗,目光扫过阶下百官,试图寻找一丝认同:“罪臣拓漕渠,是为了让商船直达、漕粮顺畅,去年城阳漕粮增三成,户部有文书为证;罪臣兴商路,是为了让百姓有买卖可做、有生计可依,街头绸缎铺敢赊账给乡民,便是商户感念罪臣的体恤!
这些实绩,难道不是惠政?”
“至于那万民伞,”
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几分委屈,“是乡绅耆老们自愿所赠,诗文也是他们请人所作,罪臣本欲推辞,却架不住百姓盛情,这怎反倒成了罪证?还有那城阳歌谣,不过是别有用心之人挑拨离间,故意抹黑罪臣的名声,市井流言,岂能当真?”
他盯着齐王掷在面前的供词,指尖微微颤抖,却仍硬着头皮辩解:“这字据上的疑点,皆是因为当时案情仓促,罪臣一时慌乱,才有些表述不清,绝非有意隐瞒!
至于升迁扬州刺史,罪臣虽只有一任太守履历,却曾兼过漕运督办,协理江南漕务有功,户部早已备案,这并非越级,而是按实绩升迁!”
“罪臣自认在城阳三年,兢兢业业,从未鱼肉百姓,反倒处处为民生着想,”
他越说越激动,声音都带上了几分哽咽,却依旧强撑着狡辩,“今日之事,定是有人嫉妒罪臣的功绩,故意设局陷害!
还请陛下、各位大人明察,还罪臣一个清白!”
钱尚书一听杜之贵这番强撑狡辩,当即出班,声音洪亮得震得殿梁微微作响,语气里满是不甘与反驳:“齐王此言差矣!
杜之贵能升任扬州刺史,绝非他私自钻营,而是陛下金口玉言亲自答允的!
早朝之上,群臣虽有争执,可陛下明断,认了他在城阳的实绩,才下旨授任——难道齐王要质疑陛下的圣裁?”
他抬手一指杜之贵,又转向齐王,神色激动:“杜之贵在城阳拓漕渠、兴商路,漕粮岁增三成,这些都是户部有案可查的实绩!
他兼漕运督办时,亲驻码头半月解了粮船拥堵之困,这也是朝廷文书佐证的功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