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亲自决断?”
齐王挑了挑眉,语气里带着一丝意味深长,“那他在城阳郡大兴土木、盘剥商户,甚至暗中勾结地方乡绅之事,你也毫不知情?”
这话一出,周启元身子微微一僵,随即连忙摇头:“王爷明鉴!
杜大人在城阳郡三年,一心为民,兴修水利、减免赋税,百姓们都看在眼里。
所谓盘剥商户、勾结乡绅,皆是无稽之谈,定是有人恶意中伤大人!”
齐王不置可否,又问:“那杜之贵为张翠喜赎身,花费三万两重金,这笔钱从何而来?你作为师爷,管着他的账目,总该知道吧?”
周启元额头渗出细汗,却依旧强作镇定:“回王爷,那三万两并非官银,而是杜大人的私产。
大人素来仁善,见张翠喜身世可怜,一时怜惜,便出手相助,这也是人之常情。”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草民虽管账目,但大人的私产往来,草民不便过多干涉,只知这笔钱来路正当,绝非不义之财。”
周启元的回答看似恭顺,却处处为杜之贵开脱,将所有质疑都推给“不知情”
“私产”
“恶意中伤”
,既不正面顶撞,也不露出半分破绽,显然是早有准备。
齐王盯着他看了片刻,见他虽神色紧张,却始终不肯松口,便转头看向钱为业与朱启建:“二位大人,还有要问的吗?”
钱为业猛地一拍案几,震得案上的卷宗都颤了颤,目光如刀般剜向周启元:“周启元!
你少在这儿巧言令色!
本尚书问你,杜之贵在城阳郡修的那座‘惠民桥’,账面上报的是五万两白银,可实际石料、工匠的工钱加起来,撑死了三万两,剩下的两万两去哪了?!”
周启元心头一紧,指尖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脸上却依旧强装镇定:“大人明鉴!
那两万两并非克扣,而是用于桥边的护堤加固与后续维护。
城阳郡雨季多水患,杜大人深谋远虑,怕桥体不稳,特意多留了款项以备不时之需,账本上都有明细记录,草民可以随时呈上来。”
“明细?”
钱为业冷笑一声,从袖中抽出一本薄册,狠狠摔在周启元面前,“这是本尚书让人从城阳郡府库抄来的流水账!
上面只记了桥体修建的三万两支出,护堤加固的款项在哪?!
你所谓的‘明细’,难道是藏在你自己的袖筒里?!”
周启元脸色瞬间白了几分,却仍不肯松口,弯腰捡起薄册快速翻了几页,随即抬头道:“大人有所不知,护堤的款项是从郡里的预备金中支出的,并未计入桥体修建的账目,所以这本流水账上没有记录。
草民所言句句属实,若有半句虚言,甘受律法处置!”
钱为业眯起眼睛,语气更沉:“预备金?城阳郡去年大旱,朝廷下拨的赈灾预备金本就紧张,杜之贵却敢挪用这笔钱‘护堤’?那本尚书再问你,去年冬天城阳郡的赈灾粮,为何迟了半个月才发放到百姓手中?!”
这话戳中了要害,周启元的额头瞬间渗出冷汗,声音也带上了一丝颤抖:“那……那是因为雪大路滑,粮车受阻,并非杜大人有意拖延!
大人可以去问当时负责运粮的差役,草民所言绝无半分虚假!”
他嘴上虽硬,可那慌乱的眼神和不自觉发颤的声音,早已暴露了心虚。
钱为业步步紧逼,每一句都戳在关键处,而周启元则像在刀尖上跳舞,每一次回应都拼尽全力周旋,却始终不敢露出半分破绽——他心里清楚,一旦松口,不仅杜之贵性命难保,他自己也难逃干系。
钱为业盯着齐王的侧脸,心头疑窦丛生:方才审张翠喜,齐王明明能揪着“三万两赎身银来源”
深问,却在她答完“杜大人仁善”
后便收了话;如今审周启元,眼看自己已逼得对方冷汗直流,齐王又只是静静旁观,半句深挖的话都没有。
这“点到即止”
的态度,实在让人猜不透他的心思。
待周启元强撑着说完“雪大路滑”
的辩解,齐王终于开口,转头看向朱启建:“朱大人,你有什么看法?”
朱启建与钱为业对视一眼,瞬间领会了他的意思——二人本就同属一党,都想揪出杜之贵背后的猫腻。
他清了清嗓子,目光如炬地盯着周启元,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周师爷,你别在这儿揣着明白装糊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