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王老丈拍着桌案,“给了丢脸面,不给招祸患,这可如何是好?”
正争执间,门帘“哗啦”
一声被推开,一道青衫身影昂首而入——正是城阳有名的俊才李云舒,他科举落第后隐居故里,文采斐然却素来孤傲。
“诸位前辈不必烦忧,”
李云舒拱手笑道,“万民伞可给,但要给得‘体面’,还要让他带着这份‘荣耀’,到扬州好好‘风光’一番。”
张老丈一愣:“贤侄有何妙计?”
“藏头诗。”
李云舒提笔蘸墨,在宣纸上一挥而就,“这伞上题八句诗,字字夸他功绩,实则暗藏讥讽。
杜之贵是个大老粗看不懂,可吏部钱尚书乃文坛宿儒,定能识破其中玄机——既让他如愿带走‘政绩’,又能为百姓泄愤,还能借钱尚书之手,给他的扬州前程添点‘阻碍’。”
众人围上前,只见宣纸上字迹隽秀,诗句格律工整,还嵌着秦汉魏晋典故:
杜稷安邦赖俊贤,
之推避禄美名传。
贵以德馨孚众望,
万邦臣服颂尧天。
民怀惠政思召伯,
伞覆黔黎沐舜泉。
恭送明公赴江表,
贺声满路动山川。
张老丈读罢连连点头:“好诗!
‘之推避禄’用介子推典故,‘召伯惠政’提召公甘棠遗爱,看似全是褒奖!”
李云舒冷笑一声:“前辈再细品藏头——‘杜之贵万民伞恭贺’,看似恭敬,实则每句典故都藏着反讽:介子推拒禄避世,暗指他贪得无厌;召伯惠政留名,反衬他苛政扰民;‘尧天舜泉’更是讥讽他配不上圣贤之治。
钱尚书一看便知,这哪是颂词,分明是百姓递的‘诉状’!
他为了表忠心,定会把万民伞和诗笺呈给尚书,到时候……”
“妙啊!”
三位耆老齐声赞道,“既送他走,又泄了愤,还不惹祸上身!
就依贤侄之计!”
次日,杜之贵临行前,果然收到了那柄绣着诗句的万民伞。
他捧着伞柄,听着耆老们“言不由衷”
的颂词,笑得合不拢嘴,只当是百姓终于感念他的“功绩”
。
马车驶离城阳时,他特意让侍从举着万民伞走在最前,一路招摇,全然不知伞上诗句里,藏着城阳百姓的辛辣讥讽,更藏着李云舒为他“量身定做”
的扬州“前程”
伏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