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苏东坡的旷达、乐观、天真,似乎都脱胎于他的祖父。
相对而言,苏序比苏轼少了文采,而苏轼则比苏序少了酒量。
苏序是苏杲九个儿子中唯一幸存者。
字仲先,排行第七,人称苏七君。
娶妻史氏,生子三人:苏澹、苏涣、苏洵。
苏序《族谱后录下篇》载:"
先子(序)少孤,喜为善而不好读书。
晚乃为诗,能白道,敏捷立成,凡数十年得数千篇,上自朝廷郡邑之事,下至乡闾子孙畋渔治生之意,皆见于诗。
"
曾巩《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序)墓志铭》:"
为人疏达自信,持之以谦,轻财好施,急人之疾,孜孜若不急。
"
苏序因苏涣登朝赠大理评事,后累赠职方员外郎,夫人史氏,赠蓬莱县太君。
庆历八年二月,葬于眉山县修文乡安道里先莹之侧。
轼叩头泣血言。
拭负罪至大,苟生朝夕,不自屏窜,辄通书问于朋友故旧之门者,伏念轼逮事祖父,祖父之没,轼年十二矣,尚能记忆其为人。
又尝见先君欲求人为撰墓碣,虽不指言所属,然私揣其意,欲得子固之文也。
京师人事扰扰,而先君亦不自料止于此。
呜呼,轼尚忍言之!今年四月,拭既护丧还家,未葬,偶与弟辙阅家中旧书,见先君子自疏录祖父事迹数纸,似欲为行状未成者,知其意未尝不在于此也。
因自思念,恐亦一旦卒然,则先君之意,永已不遂。
谨即其遗书,粗加整齐为行状,以授同年兄邓君文约,以告于下执事。
伏惟哀怜而幸诺之。
岂惟罪逆遗孤之幸,抑先君育知,实宠绥之。
轼不任哀祈恳切之至。
这封信提到"
护丧还家"
,应该是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
在治平二年五月,苏东坡的发妻王弗病逝,年仅26岁。
次年四月,苏洵病逝。
苏轼和苏澈两兄弟辞去官职,千里迢迢护送灵枢返回故里。
回到眉州,已经是治平四年四月了。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
,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