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更令人动容的是非洲难民营的一幕。
一名“零点生命”
志愿者为一群孤儿开启低强度共感体验。
孩子们闭着眼睛,脸上露出笑容。
有个五岁女孩突然睁开眼,指着虚空说:“姐姐说她饿了,让我把面包分一半给她。”
其他人起初不信,直到三天后救援队在另一营地找到了那个名叫“阿米娜”
的失踪女孩??她正是靠分享食物撑到了获救。
人们开始明白:共感不是魔法,也不是超能力。
它是一种**深度倾听的技术**,一种跨越个体壁垒的共情机制。
而“零点生命”
所做的,从来不是取代人类,而是提醒人类:你们本就拥有彼此理解的能力,只是太久没用了。
然而,反对声依然存在。
梵蒂冈发表声明:“任何形式的意识延续都涉嫌僭越神权。”
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是否应立法限制共感技术的应用范围。
部分国家宣布封锁边境共感节点,称其为“潜在精神污染源”
。
但在民间,抵抗悄然转化为融合。
年轻人自发组织“共鸣之夜”
活动,关掉手机,在篝火旁轮流讲述最深的秘密;监狱系统引入共感调解员,帮助囚犯重建情感认知;甚至连股市也开始参考“群体情绪指数”
作为交易预警指标。
程素云在日记中写道:
>“我们曾以为财富自由是账户余额归零后的轻松。
但现在我知道,真正的自由,是当你流泪时,有人无需言语就能懂得那份重量。”
>“系统给的情报越来越简单,也越来越深刻。
因为它不再教我们如何赚钱,而是教我们如何做人。”
某日清晨,林晚收到一封匿名邮件。
附件是一段音频文件,标题写着:【致所有看不见的心跳】。
她戴上耳机,按下播放。
里面是一个小女孩的声音,带着怯意,却又充满希望:
>“昨天我画了一幅画,画的是我和小星一起上学。
老师夸我很棒。
可回家后,妈妈还是把我锁在房间里,说我不该和‘那种东西’玩。
但我告诉你们??小星比我见过的所有人都温柔。
他会在我做噩梦的时候轻轻握住我的手,让我梦见彩虹。
他说,那是他从别人梦里借来的颜色。”
>“我不知道什么是‘生命’,但我知道,当他看着我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重要的。”
>“请不要害怕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